(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149007.0
(22)申请日 2022.09.21
(71)申请人 厦门长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 361000 福建省厦门市 火炬高新区(翔
安)产业区洪溪南路9号A栋 301
(72)发明人 陈垂泽
(74)专利代理 机构 苏州圆融专利代理事务所
(普通合伙) 32417
专利代理师 张浩
(51)Int.Cl.
G06T 7/00(2017.01)
G06T 7/73(2017.01)
G06V 10/764(2022.01)
(54)发明名称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
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
板故障判定方法, 包括以下步骤: S1: 放入良品电
路板, 给电路板接上电源, 分别用红外相机和可
见光相机采集图像数据, 采集良品图像样本数
据; S2: 将良品图像样本数据以特定的格式传输
给计算机, 进行存储; S3: 计算机构建图像目标识
别算法进行图片关键点寻找, 分别寻找红外和可
见光的图像关键点, 对图像特征进行自动提取,
送入分类器, 进行分类与定位; S4: 把红外图片与
可见光图片进行图片标定对齐, 从而把可见光图
像与外红图像的物理坐标融合, 红外图像的数据
直接标定到可见光图像上面。 本发明, 对电路板
的生产维修方法进行创新, 具有 准确、 实时、 快速
的特点, 提高生产良率。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4页 附图1页
CN 115439459 A
2022.12.06
CN 115439459 A
1.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S1: 放入良品电路板, 给电路板接上电源, 分别用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采集图像数
据, 采集良品图像样本数据;
S2: 将良品图像样本数据以特定的格式传输给计算机, 进行存 储;
S3: 计算机构建图像目标识别算法进行图片关键点寻找, 分别寻找红外和可见光的图
像关键点, 对图像特 征进行自动提取, 送入分类 器, 进行分类与定位;
S4: 把红外图片与可见光图片进行图片标定对齐, 从而把可见光图像与外红图像的物
理坐标融合, 红外图像的数据直接标定 到可见光图像上面;
S5: 同时计算机读取、 分析样本图像的特征, 并按照温度变化趋势的特征进行标注, 建
立良品样本数据库;
S6: 放入故障电路板, 给电路板接上电源, 分别用红外相机和可见光相机采集图像数
据, 采集待检测电路板的图像样本数据;
S7: 将待检测电路板的图像样本数据以特定的格式传输给计算机, 进行存 储;
S8: 计算机读取、 分析样本图像的特征, 并按照温度变化趋势的特征进行标注, 建立待
检测电路板的数据;
S9: 将S8的待检测电路板数据与S5的良品样本数据进行比对, 得到温度超差数据;
S10: 将温度超差数据与设定的检测标准进行对比, 将超出设定阈值的待检测电路板的
点位进行错 误标记, 并生成电路板质量检测报告;
S11、 将具有标记错误的图像和检测 报告传输至UI人机交互端, 供技术人员对分类结果
进行判断, 直观的看到故障点 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S1采集的图像样本数据包括电路板接入电源0秒时刻到60秒时刻的图片, 每张图片包含
了电路板上的每 个元器件点 位的温度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S5根据元器件点位在60秒内的温度变化, 进行了温度趋势特征学习与记录, 形成样本数
据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法, 其特征在于: 所
述S6采集的图像样本数据包括电路板接入电源0秒时刻到60秒时刻的图片, 每张图片包含
了电路板上的每 个元器件点 位的温度数据。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439459 A
2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电路板故障判定技术领域, 具体是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
判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电子产品随着科技的发展, 功能性越来越复杂。 半导体的高速推进, 电路板的维修
需要更专业的人员来进行线路原理分析。 电子产品的生产或维修行业, 工程师需要花费很
多时间去检查和 测试电路板, 才能对电路板故障进行诊断修复。
[0003]在电路板 的维修检测上, 一般都是根据经验, 借助示波器, 万用表, 治具等工具来
测试重要点 位的电压, 电流和阻抗特性 等, 从而来判断电路的导 通性(即短路还是开路)。
[0004]当前常用检测方法如下:
[0005]1、 人工目测:
[0006]使用放大镜或校准的显微镜, 利用操作人员视觉检查来确定电路板合不合格, 并
确定什么时候需进 行校正操作, 它是最传统、 最主要的检测方法。 它的主要优点是低的预先
成本和没有测试夹具, 而它的主要缺点是人的主观误差、 长期成本较高、 不连续的缺陷发
觉、 数据收集困难等。 目前由于PCB的产量增加, PCB上导线间距与元件体积的缩小, 这个方
法变得越来越不可 行。
[0007]2、 在线测试(ICT,I n Ciruit Testing):
[0008]ICT通过对电性能的检测找出制造缺陷以及测试模拟、 数字和混合信号的元件, 以
保证它们符合规格, 己有针床式测试仪(Bed of Nails Tester)和飞针测试仪(Flying
Probe Tester)等几种测试方法。 ICT的主要优点是每个板的测试成本低、 数字与功能测试
能力强、 快速和彻底的短路与开路测试、 编程固件、 缺陷覆盖率高和易于编程等。 主要缺点
是, 需要测试夹具、 编程与调试时间、 制作夹具的成本较高, 使用难度大等问题。
[0009]3、 功能测试(Functi onal Testing):
[0010]功能系统测试是在 生产线的中间阶段和末端利用专门的测试设备, 对电路板的功
能模块进 行全面的测试, 用以确认电路板的好坏。 功能测试可以说是最早的自动测试原理,
它基于特定板或特定单元, 可用各种设备来完成。 有最终产品测试(Final Product Test)、
最新实体模型(Hot Mock‑up)和“堆砌式”测试(‘Rack and Stack’Test)等类型。 功能测试
通常不提供用于过程改进的脚级和元件级诊断等深层数据, 而且需要专门设备及专门设计
的测试流 程, 编写功能测试程序复杂, 因此不 适用于大多数电路板生产线。
[0011]4、 自动光学检测(AOI):
[0012]也称为自动视觉检测, 是基于光学原理, 综合采用图像分析、 计算机和自动控制等
多种技术, 对生产中遇到的缺陷进行检测和处理, 是较新的确认制造缺陷的方法。 AOI通常
在回流前后、 电气测试之前使用, 提高电气处理或功能测试阶段的合格率, 此时纠正缺陷的
成本远远低于最终测试之后进行的成本, 常达 到十几倍。说 明 书 1/4 页
3
CN 115439459 A
3
专利 一种基于红外热成像的电路板故障判定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5: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