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30 B 47 浙 江 DB3302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 3302/T 186—2018 蛋用型鹌鹑规模化生产技术规范 2018 - 12 - 26 发布 宁波市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8 - 01 - 26 实施 发 布 DB3302/T 186—2018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畜牧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宁波市镇海区九龙湖阿明生态农场,宁波市镇海区畜牧兽医总站。 本标准起草人:林维江、杨明、于桂凤、程毅、段志涛、庄君英。 I DB3302/T 186—2018 蛋用型鹌鹑规模化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蛋用型鹌鹑规模化生产的环境要求、引种、饲料、饲养管理、卫生管理和生产记录。 本标准适用于蛋用型鹌鹑规模化生产的养殖场(户)。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3078 饲料卫生标准 GB 18596 畜禽养殖业污染物排放标准 NY/T 388 畜禽场环境质量标准 NY 764 高致病性禽流感 疫情判定及扑灭技术规范 NY/T 2664 标准化养殖场 蛋鸡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05号公告 《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168号公告 《药物饲料添加剂使用规范》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220号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兽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育雏期 从出壳到21d阶段。 3.2 育成期 从22d~35d阶段。 3.3 产蛋期 从36d转群后进入产蛋舍至产蛋期结束。 3.4 开产日龄 个体以产第一个蛋的日龄,群体按日产蛋率达50%的日龄。 4 环境要求 4.1 场址选择 1 DB3302/T 186—2018 4.1.1 鹌鹑养殖场(以下简称鹌鹑场)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并取得《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 4.1.2 鹌鹑场应距离生活饮用水源地、居民区、畜禽屠宰加工、交易场所和主要交通干线 500m 以上, 其他畜禽养殖场 1000m 以上。地势高燥,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便利,环境安静,符合 NY/T 2664 的规定。 4.1.3 鹌鹑场应有充足和清洁的饮水及电力供应。 4.2 场区布局 4.2.1 鹌鹑场的生产区应布局在生活区的下风向、管理区的上风向,生产区与生活区、管理区应设有 围墙或绿化隔离带。 4.2.2 场区内的净道与污道应分开,清粪排污系统良好。 4.2.3 鹌鹑场应建有消毒室、兽医室、隔离舍、病死鹌鹑储存和废弃物处理区。病死鹌鹑储存和废弃 物处理区应设在生产区的下风向,距鹑舍 50m 以上。 4.2.4 鹌鹑场的废弃物应实行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场内应建立雨污分离设施,并在病死鹌 鹑储存和废弃物处理区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配套的防雨、防渗漏的堆粪棚以及污水污物清除、发酵处理等 排污处理设施。污物排放符合 GB 18596 的规定。 4.2.5 鹌鹑场的环境质量应符合 NY/T 388 的规定。 4.3 鹑舍 4.3.1 4.3.2 4.3.3 4.3.4 5 鹑舍应坐北朝南,利于保温、防暑和通风换气,有防蝇,防鼠设施。 鹑舍内空气质量应符合 NY/T 388 的要求。 鹑舍应配有固定电源,以补充光照和加热供暖;育雏育成舍应备有自备电源。 鹑舍内宜为水泥地,并留足下水道口。 引种 5.1 引进商品雏鹌鹑时,应选择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和《动物防疫条件合格证》的种鹌鹑 场,且该场无鹌鹑白痢、新城疫、禽流感等疫病,并按照规定进行检疫。 5.2 引进商品鹌鹑应隔离观察 15d~20d,并经兽医检查确认为健康合格。 5.3 不应从疫区引种。 6 饲料 6.1 饲料原料应来自水源、空气、土壤无污染地区,无发霉、变质、结块及异嗅、异味,符合 GB 13078 的规定。 6.2 选用的饲料添加剂应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05 号公告所规定的品种,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使 用应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第 168 号公告的规定执行。 7 饲养管理 7.1 育雏育成期饲养管理 7.1.1 饲养方式 采用笼养或平养+笼养相结合的饲养方式。集约化养殖宜采用层叠式养殖方式。 2 DB3302/T 186—2018 7.1.2 育雏育成笼 供出壳~5周龄雏鹑用,3层~4层,每层间留5cm~10cm,底层离地面30cm,规格为长200cm、宽100cm、 高40cm,底网为8mm×8mm,金属热镀锌活动网桥,网底设承粪盘。 7.1.3 进雏 7.1.3.1 进雏前 1 周应对鹑舍彻底清洗消毒,可采用福尔马林熏蒸消毒。进雏前 1 天应检查鹑舍温度、 湿度和育雏育成笼或育雏器温度。 7.1.3.2 雏鹑运至舍内应尽快分散至育雏育成笼内,待安静下来即可饮水。天冷时应用温开水,初饮 可饮用 0.01%高锰酸钾水或 5%~8%糖水及维生素制剂等,2h 左右开食。 7.1.4 开食与饲喂 7.1.4.1 开食 采用雏鹑专用饲料,开食料可拌少量水分湿喂,也可干喂。 对于不会采食的雏鹑应加以训练,方法是将饲料撒在纸面或无毒塑料膜上,把不会采食的雏鹑放在 上面,用手轻轻敲打纸面或塑料膜,诱导其采食。 7.1.4.2 饲喂 育雏育成期鹌鹑饲料的饲喂量参照表1。 表1 育雏育成期鹌鹑饲料饲喂量 日龄 平均每只每天饲喂量 日龄 平均每只每天饲喂量 1日龄~20日龄 自由采食 28日龄~35日龄 16g~19g 21日龄~27日龄 12g~14g 36日龄~42日龄 18g~21g 7.1.5 饲养密度 饲养密度按以下要求执行: 2 2 ——平养:60 只/m ~120 只/m ; 2 2 ——笼养:120 只/m ~160 只/m 。 7.1.6 温度 育雏育成期鹑舍的温度应符合表2的规定。 表2 育雏育成期鹑舍适宜温度 日龄 温度 日龄 温度 1日龄~3日龄 38℃~36℃ 15日龄~21日龄 28℃~25℃ 4日龄~7日龄 36℃~35℃ 22日龄~28日龄 24℃~21℃ 8日龄~14日龄 35℃~29℃ 28日龄后 25℃~20℃ 7.1.7 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按以下要求执行: ——0 周龄~1 周龄:60%~65%; 3 DB3302/T 186—2018 ——2 周龄后:50%~60%。 7.1.8 光照 光照按以下要求执行: ——1 日龄~3 日龄每天光照 24h,光照强度 10Lx~20Lx; ——3 日龄~10 日龄逐渐减少光照至每天 14h~15h,光照强度 5Lx~10Lx; ——10 日龄后保持光照每天 10h~12h,光照强度 5Lx~10Lx。 7.1.9 通风 舍内通风时应避免冷空气直接吹到鹌鹑身上。 7.1.10 营养需要 营养需要见附录A。 7.1.11 管理要求 7.1.11.1 7.1.11.2 7.1.11.3 7.1.11.4 7.1.11.5 7.1.11.6 7.1.11.7 7.1.11.8 7.1.11.9 7.2 7.2.1 每天早晨细心观察鹌鹑群健康状态、采食状况及粪便,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保证充足供应饲料和饮水。 检查和调整舍内温度、湿度、通风和光照。 注意调整饲养密度,及时淘汰病雏、弱雏。 定期抽样称重,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并统计饲料消耗及周龄成活率等。 保持料槽、水槽等用具干净和地面清洁。 舍内安装 10W 左右的节能灯,用于夜间照明。 做好防鼠害、防蚊蝇等工作。 做好定期驱虫工作,用伊维菌素、丙硫咪唑等,用法和用量按照说明书。 产蛋期饲养管理 饲养方式 采用层叠式笼养。笼具一层一层叠加起来,最高可达6层,配置自动喂料、饮水、自动集蛋、输送 式自动清粪和舍内环境调控等高度精确的自动化设备,单栋鹑舍长宽60m×12m为宜。笼具材料采用热镀 锌或静电喷塑(以静电喷塑为最佳),清粪系统采用高分子PUC传送带。 2 鹑舍配置风机、湿帘、自动化控制系统。以上述鹑舍长宽60m×12m为例,配置湿帘总面积40m 左右, 配置1.5KW风机6个,可满足鹌鹑在较适宜的环境温度、湿度和通风条件下健康生长。适宜温度条件下, 风机通风可保持鹑舍空气质量,夏季高温期间启用湿帘,可将鹑舍温度控制在30℃以内。配置自动化控 制系统,可实时动态调整鹑舍温湿度和通风状态,保障鹌鹑处于合适的养殖环境。 7.2.2 产蛋笼 供产蛋期的鹌鹑用,层叠式集成化笼子规格长1.3m、宽0.54m、前高0.18m、后高0.15m,分2门,笼 底金属丝网眼规格为10mm×20mm,网底后高前低,稍带倾斜度,便于母鹑产蛋后滚出。根据品种制订规 格,要适度宽敞,确保正常采食、饮水和减少破蛋率。 7.2.3 集蛋系统 4 DB3302/T 186—2018 产蛋笼1层~5层的上盖板上均设有水平的集蛋槽,第一层的集蛋槽与底板的前端相连接,各前门板 底部并排设有多个出蛋口,底板、顶板和五块隔层板均为后侧高于前侧的斜面,便于母鹑产蛋后滚出, 集蛋槽上均设有输送鹌鹑蛋的输送带,输送带为尼龙编织带。 7.2.4 转群 在30日龄~35日龄,约有2%左右育成鹑已开产时应予转群,转群最好在夜间进行。蛋用鹌鹑产蛋 持续时间为300d~360d。 7.2.5 饲养密度 2 2 饲养90只/m ~100只/m 。 7.2.6 温度、湿度与通风 按以下要求执行: ——环境温度应保持在 22℃~25℃; ——湿度 50%~55%; 3 3 3 3 ——通风量夏季 3m /h~4m /h,冬季 1m /h~1.5m /h。 7.2.7 光照 转群后逐渐增加光照时间,根据季节早晚补充人工光照,每周增加人工补光1h~1.5h;至61日龄时 达到每天16h~17h,光照强度10Lx,或可转群后采用24h全天候光照。 7.2.8 饲喂 采用自由采食或定时定量制,定时定量制的每日喂3次~4次。每天每只鹌鹑消耗饲料25g~30g。 7.2.9 补喂砂砾 在饲料中加入0.5%~1.0%的不溶性砂砾,或直接投放在料糟中自由采食。 7.2.10 营养需要 营养需要见附录A。 7.2.11 管理要求 7.2.11.1 适时转群,保持适宜的舍内温度、光照、密度,并保持环境安静,防止应激。 7.2.11.2 逐渐转换产蛋期饲料。 7.2.11.3 每天收集鹑蛋 1 次~2 次。 8
DB3302-T 186-2018 蛋用型鹌鹑规模化生产技术规范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22:07:49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