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发明 专利申请 (10)申请公布号 (43)申请公布日 (21)申请 号 202211228035.1 (22)申请日 2022.10.09 (71)申请人 播种者工业智能科技 (苏州) 有限公 司 地址 215400 江苏省苏州市太 仓市科教新 城健雄路20号1 1栋1501 (72)发明人 王伟华 周小燕  (74)专利代理 机构 江苏智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 公司 325 50 专利代理师 翟国明 (51)Int.Cl. G06T 7/00(2017.01) G06T 7/11(2017.01) G06T 5/40(2006.01) G06T 5/00(2006.01)G06N 3/04(2006.01) G06N 3/08(2006.01) G06V 10/764(2022.01) (54)发明名称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 建检测方法 (57)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 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织物 疵点训练集构建, 织物疵点图像的预处理, 建立 织物疵点数据库, 建立测试集, 通过数据库建立 模型, 并根据对检测模型进行训练并使用, 本申 请的系统方法最少可减少50%纺织品疵点检测有 关人员,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成本, 减 轻工人劳 动强度; 同时依靠检测数据指导减少织疵, 做到 织出的布就是合格品。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5页 附图2页 CN 115294136 A 2022.11.04 CN 115294136 A 1.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其特 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织物疵点训练集构建, 采用线阵相机在实 际生产线上采集足够数量的图像, 从 图像中分割出疵点所在的区域, 然后建立 起常见类别的织物 疵点图像数据库; 步骤2、 织物疵点图像的预处理, 突出织物 纹理图像信息和疵点信息, 对疵点特征提取, 建立织物疵点数据库; 步骤3、 建立测试集, 采用TILDA织物数据库中150幅有瑕疵织物图像进行检测模型的测 试, 通过角度旋转, 比例缩放等数据扩增方法获得更多测试数据库样 本, 图标数据 代表相应 的瑕疵类型图像数量, 包含破洞、 污点、 吊经、 缺纬、 缺经等瑕疵类型, 图像大小均为256 × 256; 步骤4、 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和ResNet和步骤2得到的织物疵点数据库搭建织物检测 的优化深度残差网络 CrossNet的检测模型, 并通过步骤3的测试集对检测模型进行测试; 步骤5、 测试结束后进行数据标注, 采用机器视觉技术把目标标识出来, 并把标识结果 保存为计算机模型训练需要的数据; 步骤6、 采用pretr人工智能ned+fine ‑tuning策略, 搭建好的检测模型网络模型放在 ImageNet数据库上进行预训练, 根据训练结果进行织物数据库进行调整优化, 得到最终的 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 步骤7、 将步骤6得到的模型存储于深度学习服务器内, 并将线阵相机安装在送布系统 流水线上; 步骤8、 线阵相机对流水线上的布料进行拍摄, 并通过传输至深度 学习服务器内供检测 模型进行识别, 对包含疵点的图片经过预 处理后进一步通过集线器传送到在线电脑上显示 并储存; 步骤9、 一旦出现疵点, 应分别分类纪录标出, 并评分考核; 如连续或重复多次出现, 则 必须发出警报, 及时停机处 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步骤1织物疵点图像数据库包括正常布匹样本和织造过程中常见的断经、 断纬、 勾丝、 横档、 油污、 破洞、 棉球和折痕8类疵点样本, 大小均为25 6*256像素的25 6级灰度图像; 数据库中正常布匹图像命名为C0, 8类疵点样本图像依次命名为C1~C8; 正常布匹样本 图像即为没有C1~C8类疵点出现时的背景图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其特征 在于, 所述 步骤2预处 理的方法为 直方图均衡化法、 自适应中值滤波法和灰度共生矩阵。 4.如权利要求1 ‑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 方法,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长度测量仪, 所述长度测量仪用于同步检测系统和布匹的速度及 方向, 并通过I/O盒连接 到线阵相机上, 使 线阵相机能够定位疵点的位置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115294136 A 2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 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 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纺织行业主要的验布方式为半自动人工验布, 一个称职的检验员能满足检 验、 正确识别和评定所有纺织品的疵点, 但人的肉眼检测不可能没有偏差。 另外, 由于一个 检查员在验布工作环境下(主要是强光造成的视疲劳)精力集中的最长时间为20 ‑30分钟, 超过此时间段, 就会产生疲劳, 即使一个人全神贯注, 每小时也只能观 察到200次事件, 但如 果在20秒 内没有观察到特殊事件, 检验员的注意力就会下降, 且只会对清晰易见的事件产 生反应。 事实上大概有30%的疵 点未被检测到, 即使在考试环境下, 不同人员的疵点评 分的 重现性很少能超过50%, 随着检验的持续进行, 一个检验偏差可能会也可能不会被判做疵 点, 即使织疵通常被评为疵点, 在个别情况下也会被认 为“无害”。 但是其它偏差只能被评为 “无害”或者具有某种程度的不确定性的有害疵点。 这样 “检验”检验员就不可能具有一个客 观的尺度, 往 往因检验纰漏很多。 [0003](1)必须寻找纺织品的差异并且必须覆盖整 幅纺织品。 若纺织品以0.08 ‑0.33M/S 的速度移动, 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以高达1M/S的速度 移动。 在lM的距离范围内, 人眼只能提供 直径为0.018M的圆形的清晰图象, 所以必须 连续移动。 [0004](2)疵点的特征如大小式样、 形状、 反差、 织造的均匀性等对后道工序的影响, 在 每 种情况下必须连续予以评 定: 要考虑疵点分为 不同的种类、 影响和可能弥补的办法。 [0005](3)在整个移动过程中必须连续做出决定, 一个疵点是否做记号修理或忽略不记。 以上因素说明了人工纺织品检验不可克服的缺陷, 使得这种检验肯定不能满足检验有关高 可靠性和重现性方面的要求, 质量检验的客观、 公正和权威 性因此大大下降。 发明内容 [0006]为了解决上述的主要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 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通过机器视觉技术是软件和硬件的结合, 主要组成部分包括照相 机、 摄像头、 图像传感器、 视觉处理和通信设备。 完备的系统 能捕捉任意对象 的图像, 并根据 质量和安全性的不同参数, 一旦出现上述疵点, 应分别分类纪录标出, 并评分考核; 如连续 或重复多次出现, 则必须发出警报, 及时停机处 理。 [0007]本发明的技 术方案如下: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 织物疵点训练集构建, 采用线阵相机在实际生产线上采集足够数量的图 像, 从图像中分割出疵点所在的区域, 然后建立 起常见类别的织物 疵点图像数据库; 步骤2、 织物疵点图像 的预处理, 突出织物纹理图像信息和疵点信息, 对疵点特征 提取, 建立 织物疵点数据库;说 明 书 1/5 页 3 CN 115294136 A 3

.PDF文档 专利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专利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第 1 页 专利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第 2 页 专利 基于人工智能的纺织布瑕疵检测模型的构建检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5:2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