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1114239.8
(22)申请日 2022.05.09
(73)专利权人 无锡宏杰丰淼模塑有限公司
地址 214000 江苏省无锡市滨湖区南湖中
路28-16
(72)发明人 杜旭超 顾红杰
(74)专利代理 机构 北京睿博行远知识产权代理
有限公司 1 1297
专利代理师 侯风波
(51)Int.Cl.
B29C 45/26(2006.01)
B29C 45/40(200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
注塑模具, 涉及隔板生产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
包括下模、 上模、 底面分离机构、 顶面分离机构和
侧面分离机构, 下模与上模相配合注塑成型为隔
板工件, 隔板工件的底面与下模之间通过底面分
离机构实现分离, 隔板工件的顶 面与上模之间通
过顶面分离机构实现分离, 隔板工件的四个侧面
与下模和上模之间分别通过四个侧面分离机构
实现分离。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底面分离机构、
顶面分离机构和四个侧面分离机构, 使得该注塑
模具具有自分离功能, 特别适合较 薄的隔板工件
的注塑使用, 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 具在注塑时薄
隔板工件与模 具之间粘 连严重, 薄 隔板工件顶出
时, 容易扯坏的问题。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6页
CN 218019813 U
2022.12.13
CN 218019813 U
1.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包括下模(1)、 上模(2)、 底面分离机构(3)、 顶面分
离机构(4)和侧面分离机构(5),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1)与上模(2)相配合注塑成型为隔
板工件, 隔板工件的底面与下模(1)之间通过底面分离机构(3)实现分离, 隔板工件的顶面
与上模(2)之间通过顶 面分离机构(4)实现分离, 隔板工件的四个侧面与下模(1)和上模(2)
之间分别通过四个侧面分离 机构(5)实现分离;
所述底面分离机构(3)和四个侧面分离机构(5)均固定在下模(1)的底部, 所述顶面分
离机构(4)固定在上模(2)的顶部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底面分离
机构(3)包括第一刀片(31)、 第一连接板(32)、 第一电动推杆(33)和第一U型固定架(34), 所
述第一刀片(31)与第一连接板(32)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板(32)的另一端与第一
电动推杆(33)的活动端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33)的缸体通过第一U型固定架
(34)固定在下模(1)的底部 。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 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1)
的内部底面 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缝隙(1 1), 所述第一刀片(31)设置在第一缝隙(1 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面分离
机构(4)的结构与底面分离 机构(3)的结构完全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面分离
机构(5)包括第二刀片(51)、 第二连接板(52)、 第二电动推杆(53)和第二U型固定架(54), 所
述第二刀片(51)与第二连接板(52)的一端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连接板(52)的另一端与第二
电动推杆(53)的活动端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动推杆(53)的缸体通过第二U型固定架
(54)固定在下模(1)的底部 。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 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模(1)
和上模(2)的内部四个拐角处均竖直设置有第二缝隙(12), 所述第二刀片(51)设置在第二
缝隙(12)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顶出机
构(6), 所述顶出机构(6)包括四个顶出杆(61), 四个所述顶出杆(61)分别设置在四个顶出
孔(13)内, 四个所述顶出孔(13)呈矩阵状设置在下模(1)上, 四个所述顶出杆(61)的底端通
过十字连接架(62)固定在一起, 所述十字连接架(62)的底部中心与第三电动推杆(63)的活
动端端部固定连接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019813 U
2一种隔板生产的 自分离注塑模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隔板生产技术领域, 特别是涉及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
具。
背景技术
[0002]隔板是空调、 冰箱等电器的常规部件, 整体式空调器一般采用隔板来隔绝冷凝器
与蒸发器, 隔板加工采用注塑成型工艺, 注塑成型工艺是指将熔融的原料通过加压、 注入、
冷却、 脱离等操作制作一定形状的半成品件的工艺过程。 注塑成型加工隔板需要专用模具,
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实际使用中仍存在以下弊端: 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时薄隔板工件与
模具之间粘连严重, 薄隔板 工件顶出时, 容 易扯坏。
[0003]因此, 现有的注塑模具, 无法满足实际使用中的需求, 所以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
的技术, 以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通过设置底面分离
机构、 顶面分离机构和四个侧面分离机构, 使得该注塑模具具有自分离功能, 特别适合较薄
的隔板工件的注塑使用, 解决了现有的注塑模具在注塑时薄隔板工件与模具之间粘连严
重, 薄隔板 工件顶出时, 容 易扯坏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 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 是通过以下技 术方案实现的:
[0006]本实用新型为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包括下模、 上模、 底面分离机构、
顶面分离机构和侧 面分离机构, 所述下模与上模相配合注塑成型为隔板工件, 隔板工件的
底面与下模之 间通过底面分离机构实现分离, 隔板工件的顶面与上模 之间通过顶面分离机
构实现分离, 隔板工件的四个侧面与下模和上模之间分别通过四个侧面分离机构实现分
离;
[0007]所述底面分离机构和四个侧面分离机构均固定在下模的底部, 所述顶面分离机构
固定在上模的顶部 。
[0008]进一步地, 所述底面分离机构包括第一刀片、 第一连接板、 第一电动推杆和第一U
型固定架, 所述第一刀片与第一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一刀片与第一连接板的厚度相
当, 所述第一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一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电动推杆
的缸体通过第一U型固定架固定在下模的底部 。
[0009]进一步地, 所述下模的内部底面一侧水平设置有第一缝隙, 所述第一刀片设置在
第一缝隙内, 第一刀片完全填充第一缝隙。
[0010]进一步地, 所述顶面分离 机构的结构与底面分离 机构的结构完全相同。
[0011]进一步地, 所述侧面分离机构包括第二刀片、 第二连接板、 第二电动推杆和第二U
型固定架, 所述第二刀片与第二连接板的一端固定连接, 第二刀片与第二连接板的厚度相
当, 所述第二连接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电动推杆的活动端端部固定连接, 所述第二电动推杆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019813 U
3
专利 一种隔板生产的自分离注塑模具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2-07 20:34: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