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80.01 CCS B 11 35 福 建 省 地 方 标 准 DB35/T 1940—2020 旱地改造水田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dry land converted into paddy field 2020 - 12 - 30 发布 2021 - 03 - 30 实施 福建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5/T 1940—2020 目 次 前言 ................................................................................. II 1 范围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1 3 术语和定义 ......................................................................... 1 4 区域类型划分 ....................................................................... 2 5 选址条件 ........................................................................... 2 6 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 ................................................................. 3 7 质量控制要求 ...................................................................... 11 附录 A(资料性) 区域类型分区表 ...................................................... 12 附录 B(规范性) 工程体系划分 ........................................................ 13 附录 C(资料性) 水田台面设计 ........................................................ 17 I DB35/T 1940—2020 前 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福建省自然资源厅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福建省耕地保护中心、福建大地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宁德市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艳华、黄锦东、詹文泰、王其标、程章晓、董占杰、程飞、苏木兰、林海英、 陈晓芳、林开清、王明燕、姚广峰、何壮。 II DB35/T 1940—2020 旱地改造水田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旱地改造水田的区域类型划分、选址条件、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质量控制标准等的 要求。 本文件适用于福建省范围内旱地改造水田工程的建设,也适用于水浇地改造水田工程的建设。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田灌溉水质标准 GB 15618 土壤环境质量 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管控标准(试行) GB/T 30600 高标准农田建设 通则 GB/T 50265 泵站设计规范 GB 50288 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标准 GB/T 50363 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标准 GB/T 50625 机井技术规范 JTG D40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 JTG D60 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G 3362 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G 336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SL 25 砌石坝设计规范 SL 265 水闸设计规范 TD/T 1012 土地整治项目规划设计规范 TD/T 1048 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技术规范 DB35/T 1762 耕作层土壤剥离再利用项目设计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田块 field 田间末级固定设施(不包括水田的田埂)所控制的最小范围。 3.2 田面平整度 flatness of field surface 在一定的地表范围内两点间相对水平面的垂直坐标值之差的最大绝对值。 1 DB35/T 1940—2020 3.3 土壤容重 soil bulk density 田间自然状态下单位容积土体的干土重量。 3.4 田间防渗层 field impermeable layer 为了控制水田垂向渗漏而建设形成的密实土层。 3.5 渗漏强度 leakage strength 土壤水分在单位时间内渗漏的水量。 注: 渗漏强度的单位为mm/d。 3.6 田间防渗工程 field impermeable project 为控制农田日渗漏量、提高水田保水能力而采取的田间防渗工程技术措施。 4 区域类型划分 根据气候、地形地貌、水源与土壤等条件,结合行政区划等因素,将区域划分为滨海围垦区、沿海 平原区、低丘台地区、丘陵山地区、山间盆谷地区共5个类型区。附录A给出了进一步的信息。 5 选址条件 5.1 选址要求 5.1.1 周边具备可供利用的、可靠的、能基本满足灌溉数量需求的水资源,且水质符合 GB 5084 要求 的区域。 5.1.2 具备水田耕作所需光热资源的区域。 5.1.3 地面坡度在 25°以下,地形条件应有利于工程建设、农业耕种的区域。 5.1.4 旱地经过工程和生物等措施改造后,能满足水稻等水生农作物正常生长的区域。 5.1.5 其他满足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作的区域。 5.2 禁止选址区域 5.2.1 5.2.2 5.2.3 5.2.4 5.2.5 5.2.6 5.2.7 5.2.8 2 灌溉水源无法保障的区域。 水土流失易发区等生态脆弱区域。 因挖损、塌陷、压占等造成土地损毁并难以复垦的区域。 污染严重难以恢复的区域。 易受自然灾害损毁的区域。 坡度大于 25°的区域。 相关规划划定的生态保护红线、生态林、水利红线等禁止耕作的区域。 依据法律法规规定,不应开垦的区域。 DB35/T 1940—2020 6 建设内容与技术要求 6.1 一般规定 6.1.1 建设内容包括土地平整工程、灌溉与排水工程、田间道路工程、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持工程 及其他工程。 6.1.2 旱地改造水田土地整治项目工程体系划分应符合附录 B 的规定。 6.1.3 建成后的水田耕作层有机质含量不应低于建成前。 6.2 土地平整工程 6.2.1 一般规定 土地平整工程包括耕作田块修筑工程、田间防渗工程、耕作层地力保持工程、土壤改良工程。 6.2.2 耕作田块修筑工程 6.2.2.1 格田布局 6.2.2.1.1 以沟渠、道路为骨架划分格田,形状宜为矩形、正方形或梯形,方向宜采用南北向,确保 格田长边方向受光照时间最长。在丘陵、山区耕作格田应保证长边方向平行等高线布置,顺山坡地形, 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分段求平;在滨海围垦区、沿海平原区,应保证格田长边方向与当地主害方向垂 直或与主害方向呈 60°~90°的交角。 6.2.2.1.2 滨海围垦区、沿海平原区、山间盆谷地区(地面坡度<6°)以修建水平条田(方田)为主, 丘陵山地区、低丘台地区(地面坡度 6°~25°)以修建水平梯田为主,并配套坡面防护设施。 6.2.2.2 台面设计 6.2.2.2.1 依据地形地势、土壤质地等条件,合理确定不同坡度下梯田的台面结构;确保田坎坚实稳 固,少占耕地、提高土地利用率。 6.2.2.2.2 保证田坎安全稳定、台面灌溉方便,有利于作物生长;省工、土方移运量小、土方开挖工 程量小;适应机械化耕作和施工要求。 6.2.2.2.3 坡面平缓、台位较宽的梯田,以原有台位为基础,分台放线,大弯就势,小弯取直,突出 台位;原有台位不明显、坡度较大、地貌破碎、动用土石方量较大的坡地,沿等高线放线定台位,大弯 就势,小弯取直,矮坎窄梯,台位清晰。 6.2.2.3 格田长度 格田长度应根据地形地貌条件而定,梯田沿等高线方向大弯就势、小弯取直,以便耕作。丘陵山地 区的格田长度应改造为20 m~100 m,低丘台地区的格田长度应改造为30 m~100 m,山间盆地区的格田 长度应改造为50 m~100 m,沿海平原区和滨海围垦区的格田长度应改造为60 m~120 m。 6.2.2.4 格田宽度 地面坡度在15°以内的应改造成田面净宽≥2.0 m的宽面水田;坡度在15°~25°的应改造成田面 净宽≥1.5 m的窄面水田。格田宽度分类见表1,断面要素参见附录C。 3 DB35/T 1940—2020 表1 格田宽度分类 地形坡度 θ/° 田坎高度 H/m 田面净宽 B/m 田坎坡度 α/° θ<2 H≥0.1 B≥6.0 85<α≤90 2≤θ<6 H≥0.3 B≥4.0 80<α≤85 6≤θ<10 H≥0.5 B≥2.5 75<α≤80 10≤θ<15 H≥0.8 B≥2.0 70<α≤75 15≤θ<25 H≥1.0 B≥1.5 65<α≤70 6.2.2.5 田面平整度 格田平整后,横向地表坡降应<1/2 000,纵向地表坡降应<1/1 500;格田内田面高差应在±3 cm 之内。 6.2.2.6 田埂 田埂顶宽应≥20 cm,田埂较田面高应≥20 cm,采用土质夯筑成梯形状。 6.2.2.7 田坎 6.2.2.7.1 土地平整后形成的田坎应配套工程措施进行保护,应因地制宜地采用石、混凝土、土质或 植物坎等保护方式。 6.2.2.7.2 田坎应结实、稳定,坎面整齐,不易垮塌。 6.2.2.7.3 田坎以土质为主;在易造成冲刷的山区,应结合石块、砾石的清理,就地取材砌筑石坎; 在土质粘性较好的区域,宜采用土坎;在土质粘性较差、易造成水土流失的区域,宜采用石坎、土石混 合坎或植物坎。 6.2.2.7.4 田坎高度宜根据地形地貌、土壤质地、田坎材料、田面宽度的要求而定,与田面宽度相对 应,田坎坡度应与地形坡度、降雨量、降雨强度和土质条件相适应,满足稳定要求。 6.2.2.7.5 土

pdf文档 DB35-T 1940-2020 旱地改造水田技术规范 福建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5-T 1940-2020 旱地改造水田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1 页 DB35-T 1940-2020 旱地改造水田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2 页 DB35-T 1940-2020 旱地改造水田技术规范 福建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5:08:02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