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01.040.65 B 20 DB4117 驻 马 店 市 地 方 标 准 DB 4117/T 301—2020 马铃薯机械化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2020 - 10 - 25 发布 驻马店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11 - 25 实施 发 布 DB4117/T 301—2020 前 言 本文件编写格式符合GB/T 1.1-2020的规定。 本文件由驻马店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文件起草单位:驻马店市蔬菜办公室、遂平县褚堂街道办事处社区服务中心、西平县人和乡农业 农村服务中心、汝南县古塔街道办事处经济服务中心、平舆县农业资源区划办公室、平舆县农业综合行 政执法大队、泌阳县铜山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平舆县蔬菜办公室、驿城区植保植检站。 本文件起草人:苗保朝、徐根生、曹俊川、臧长有、张会茹、詹长虹、李歌、张建国、高国强、张 亚波、林广顺。 I DB4117/T 301—2020 马铃薯机械化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马铃薯机械化设施栽培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条件、播前准备、播种与建棚、田间管 理、病虫害防治、打秧与收获、分级包装及贮运、生产档案。 本文件适用于马铃薯机械化设施栽培。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 5084 农用灌溉水质标准 GB13735 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 GB 15063 复混肥料(复合肥料) GB 18133 马铃薯种薯 GB 25417 马铃薯种植机 技术条件 GB 51057-2015 种植塑料大棚规程技术规范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496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525 有机肥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884 生物有机肥 NY/T 1049 绿色食品 薯芋类蔬菜 NY/T 1066 马铃薯等级规格 NY/T 1276-2007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464 马铃薯收获机 作业质量 NY/T 2706 马铃薯打秧机 质量评价技术规范 NY/T 2789 薯类贮藏技术规范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铃薯脱毒种薯 用马铃薯脱毒试管苗在严格的种薯繁育体系条件下,逐代繁育出的各级种薯。脱毒种薯分为原原种、 原种、生产种。 1 DB4117/T 301—2020 3.2 二膜覆盖及三膜覆盖 二膜覆盖指“地膜+棚膜”,三膜覆盖指“地膜+二道膜+棚膜”。 4 产地环境条件 应符合NY/T 391的要求。选择土质疏松、平坦、通透性好的轻质壤土或沙壤土,土壤PH值5.6-7.8, 不宜与茄科或块根作物轮作,前茬不宜选种花生作物。 5 播前准备 5.1 整地施肥 前茬作物收获以后,需进行深耕晒垡,深度不小于30 cm,整地要深浅一致,增加土壤疏松性与保 墒能力。肥料使用应按照NY/T 496 的规定执行,有机肥应符合NY 525标准, 复合肥应符合GB 15063标准, 生物有机肥应符合NY 884标准。中等肥力地块,亩产马铃薯4000 kg, 每亩施生物有机肥200 kg,腐熟有 机肥3000 kg,N-P-K含量分别为15-10-20%或15-12-18%复合肥150 kg,硫酸锌1.2 kg,硼酸1 kg。 5.2 设施的类型及准备 5.2.1 设施类型及走向 马铃薯设施栽培主要是二膜覆盖或三膜覆盖.设施走向以南北向为宜。 5.2.2 设施的规格 设施的宽度以6 m为宜,肩高1 m,脊高2.5 m,长50 m~100 m,棚室外形为屋脊状。 5.2.3 棚架的选材 棚架选择国标6分的钢管,厚1.2 mm,间距1 m,每根钢管长4.5 m,两根一组对接,每组拱架脊部用 套管连接;脊部用国标4分的钢管南北向用卡子和拱架连接;棚内的二道膜距采光膜40 cm,两边距棚架5 cm,二道膜可用国标4分管支撑,间距1 m,脊部用4分管及卡子连接. 5.2.4 农膜的选择 棚膜应选用0.08 mm无滴长寿多功能膜,二道膜可选用0.04 mm~0.06 mm流滴膜,地膜选用应符合GB 13735的要求,厚度0.01mm、宽80cm~90cm黑白相间的专用地膜。 5.2.5 除草剂选择 每667 m²用33%二甲戊灵150 mL~200 mL,兑水40 L均匀喷于垄面上。 5.3 种薯选择 5.3.1 种薯选择 选用早熟、优质、丰产、抗病性好、抗异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马铃薯脱毒品种,也可选择 彩色马铃薯或有特色、品质好、效益高的马铃薯脱毒新品种;种薯应符合GB 18133的要求。 2 DB4117/T 301—2020 5.4 种薯处理 5.4.1 切块 种薯切块前要剔除病薯、烂薯、畸形薯。切块后直接播种的,在播种前1 d~3 d进行切块;种薯切 块后进行催芽处理的,在播种前15 d~20 d进行切块,根据芽眼分布进行切块,每块种薯要有1~2个芽 眼,薯块重25 g~30 g,切块时每人要准备两把切刀,每切一个种薯换一把切刀,换下的切刀要用高锰 酸钾1000倍液或75%酒精消毒。 5.4.2 拌种 扑海因50 ml+ 高巧20 ml/100 kg种薯。即将50ml扑海因50%悬浮剂混合高巧60%悬浮种衣 剂20 mL 加到1 L水中摇均后喷到100kg种薯上,或安泰生100 g+高巧20 mL+水1L摇匀后喷到100 kg种薯上,晾 干后切块。 5.4.3 催芽 催芽前将种薯置于温暖有阳光的地方 晒种2 d~3 d,同时剔除病薯、烂薯。晾干刀口后放在温度 为18 ℃~20 ℃的阳畦内采用层积法催芽。催芽后机械播种,芽长不超过0.5 cm。 6 播种与建棚 6.1 播种时间 播种时间见表1. 表1 马铃薯播种时间 覆盖方式 催芽后播种时间 不催芽播种时间 三膜覆盖 1 月上旬 上年 12 月中旬 二膜覆盖 1 月中旬 上年 12 月下旬 6.2 高垄播种及播量 垄高20 cm~25 cm,沟宽30 cm。667㎡播种量150 kg。 6.3 栽培形式 马铃薯栽培模式见表2. 表2 马铃薯栽培模式 栽培形式 垄宽(cm) 沟宽(cm) 株距(cm) 单垄单行 70 30 20 单垄双行 90 30 25-30 备注(cm) 小行距 30 6.4 播种密度 667㎡播种4500穴~5000穴。单垄双行播种要三角形错开下种。 6.5 机械播种 3 DB4117/T 301—2020 播种按照规划的单垄单行或单垄双行及不同播种密度的要求,一次性完成开沟、施肥、下种、起垄、 铺设滴灌管、喷洒除草剂、地膜覆盖等工序。马铃薯播种机应符合GB/T 25417规定。 6.6 建棚 马铃薯播种结束后建棚。大棚建造应符合GB 51057的规定。二膜及三膜覆盖栽培均按照预定规划建 造,顶部呈屋脊状,肩高1 m,棚高2.5 m,国标6分钢管1 m间距,低于国标6分钢管壁厚0.12 mm的,间 距0.8 m~0.9 m。 7 田间管理 7.1 出苗前培土 出苗前5 d,采用上土机在膜上覆盖2 cm~3 cm的碎土。 7.2 查苗补种 苗出齐后,及时查苗补苗,拔出病株,遇到缺棵时及时补种同品种且是播种时种下的备用苗。 7.3 中后期培土 马铃薯4叶~5叶时第1次中耕培土,现蕾期或封垄前第2次培土,培土厚度均为3 cm~5 cm。 7.4 温度管理 7.4.1 播种后至出苗前 播种后至出苗前地温12℃~15℃为宜,三膜覆盖中二膜出苗前不必揭开,以利提高棚室气温和地温, 可在培土沟内填上3 cm~5 cm后的牛粪或麦糠提高地温;注意预防大风、大雪对棚室的危害。 7.4.2 幼苗期 棚内温度以16℃~22℃为宜,三膜覆盖出苗后二膜应早揭、晚盖。夜间最低气温在0℃以上可以不 盖。 7.4.3 块茎形成期 适温度为20℃左右,15℃出苗后7 d形成,25℃出苗后21 d形成。 7.4.4 块茎膨大期 最适温度为17℃~19℃,20℃块茎膨大速度减缓,30℃左右时块茎停止生长,夜间气温25℃时块茎停 止生长。当温度超过适宜温度时,要及时通风,外界最低气温稳定在5℃以上时可撤去三膜覆盖栽培的 二道膜,外界气温稳定在15 ℃以上时,可昼夜通风或撤掉棚膜。 7.5 肥水一体化管理 7.5.1 管理原则 滴灌用水选择符合GB 5084规定。在幼苗期、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实施滴灌,第一次 浇透水需4 h~5 h,以后每次滴灌时间控制在3 h左右。追肥时要先滴灌0.5 h清水,土壤湿润后开始追 肥,不超过2 h,施肥结束后再滴灌0.5 h清水. 4 DB4117/T 301—2020 7.5.2 幼苗期 出苗后至7片~8片真叶前,少灌水或不灌水,如田块干旱可以出苗后浇水,幼苗长势弱的地块结合 浇水每667 ㎡追施平衡型水溶性5 kg,幼苗后期匍匐茎开始形成后,应适度浇水,并依据幼苗长势情况 追施平衡型水溶性肥料。 7.5.3 现蕾期 花蕾显现时滴灌一次透水,然后进行“蹲苗”,结合灌溉每667㎡追施高钾型水溶性肥5 kg,蹲苗后 保持土壤湿润。 7.5.4 结薯期 整个结薯期保持土壤湿润,薯块快速膨大期滴灌一次透水,结合滴灌每667 ㎡追施高钾型水溶性肥 料5 kg,收获前7 d停止浇水,以确保收获的块茎外皮老化,以利储运。马铃薯收获后期要防止叶片早 衰,尽量延长叶片功能期,以增加马铃薯产量、质量和效益。 8 病虫害防治 8.1 主要病虫害 8.1.1 生理性病害 低温冷害、低温冻害、肥害、药害、激素危害、除草剂危害、缺素症、畸形、空心等。 8.1.2 侵染性病害 晚疫病、早疫病、病毒病、疮痂病、青枯病、黑茎病等。 8.1.3 虫害 地下害虫有地老虎、金针虫、蛴螬;地上害虫有蚜虫、白粉虱、螨类等。 8.2 防治方法 8.2.1 防治原则 以防为主,综合防治。优先采用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等技术,合理使用高效低毒低残留 的化学农药,严格执行农药安全间隔期。 8.2.2 农业防治 选用抗病品种或脱毒马铃薯种薯,前茬不种花生、茄科类蔬菜及块茎类作物;加强栽培管理,合理 施肥、灌溉,增加植株的抗异性。 8.2.3 物理防治 利用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小地老虎、金龟子、棉铃虫、银纹夜娥等害虫;悬挂篮板或黄板诱杀蚜虫、 白粉虱、蓟马等害虫。 8.2.4 生物防治 5 DB4117/T 301—2020 可采用白僵菌防治蛴螬、蝼蛄等地下害虫,也可采用新植霉素、中生菌素防治马铃薯黑茎病、青枯 病等。 8.2.5 生理性病害的防治 按照附录A执行。 8.2.6 主
DB4117-T 301-2020 马铃薯机械化设施栽培技术规程 驻马店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26:54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