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01 B 05 DB3302 浙 江 省 宁 波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2/T 191—2019 绿色雷笋生产技术规程 2019 - 07 - 24 发布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19 - 08 - 24 实施 发 布 DB3302/T 191—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宁波市农业农村局提出。 本标准由宁波市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奉化市银龙竹笋专业合作社、宁波市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总站、奉化市林特技术 服务推广总站、杭州市临安区农林技术推广中心、宁波市种植业管理总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连瑛、吴愉萍、虞如坤、陈志平、邬奇峰、姚锴祺、许燎原、翟婧、王明湖、 孙辉、秦方锦。 I DB3302/T 191—2019 绿色雷笋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绿色雷笋生产技术的术语和定义、产地环境、雷竹林营造、成林培育、雷笋覆盖早出 技术、采收、包装储运、生产记录和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本标准适用于绿色雷笋的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NY/T 391 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 NY/T 393 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T/T 394 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NY/T 658 绿色食品 包装通用准则 NY/T 1048 绿色食品 笋及笋制品 NY/T 1056 绿色食品贮藏运输准则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绿色雷笋 按照 NY/T 391 、NY/T 393 和 NT/T 394 规定生产,产品质量符合 NY/T 1048 规定,并经农业部中 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认证的绿色食品雷笋或审核批准的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生产的雷笋。 3.2 绿色覆盖早出技术 一种利用砻糠、废弃食用菌基质、竹叶、竹屑、稻草、鸭粪、鸡粪、麦麸等符合 NT/T 394 要求的 有机物覆盖后,使竹林在冬季提前出笋的技术。 4 产地环境 绿色雷笋产地应选择生态环境优良,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生活垃圾场等污染源,土壤、 灌溉水和空气质量符合 NY/T 391 要求。 5 雷竹林营造 5.1 造林地选择 应选择背风向阳、光照充足、坡度小于 15°、排灌方便、交通便利的立地。土壤疏松肥沃,排水 良好,pH4.5~6.5,土层厚度 40cm 以上。 1 DB3302/T 191—2019 5.2 林地整理 5.2.1 整地方式 5.2.1.1 全垦整地 全面开垦造林地,深度 40cm,清除石块、柴根,敲碎土块,每隔 10m~20m 开设宽为 40cm,深为 30cm~50cm 的纵向排水沟。 5.2.1.2 带状整地 为防止坡地水土流失,坡地采用水平带状整地,带宽 1m,间隔 1m。低洼处在带宽内侧挖一条宽为 40cm,深为 30cm~50cm 的排水沟。 5.2.2 挖穴 按造林密度定点挖穴,穴规格为:长 50cm~60cm,宽 40cm~50cm,深 30cm~40cm。 5.3 母竹要求 宜选胸径 2cm~4cm 的 1~2 年生健康、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的母竹。挖掘时留枝 5 档~7 档,保 留来鞭 15cm 左右,去鞭 20cm 左右。 5.4 造林 5.4.1 时间 宜选择春季(2 月~3 月)、梅季(6 月上中旬)和秋冬季(10 月~12 月)进行造林栽植。 5.4.2 密度 移母竹造林的密度每公顷 1500 株~1800 株。 5.4.3 栽植 栽植前每穴宜施 10kg~15kg 腐熟的有机肥作基肥,覆盖 5cm~10cm 的表土,摊平踏实;栽植时母 竹要竹鞭平置,深度在 20cm~30cm,鞭土密接,浇足定根水。 5.5 幼林管理 5.5.1 水分管理 母竹栽后土壤干燥应及时浇水,浇水以浇透为好;在多雨季节,林地积水时应及时清沟排水,防止 林地积水。 5.5.2 松土除草扩穴 一年 2 次。5 月~6 月深翻 15cm,9 月~10 月松土 5cm~10cm,松土时逐年扩大种植穴。 5.5.3 施肥管理 结合松土除草时进行。第一次每公顷施复合肥 375kg~450kg,沟施;第二次每公顷施尿素 75kg~ 150kg 或复合肥 225kg~375kg,或每公顷施有机肥 7500kg~15000kg。肥力差的土壤多施有机肥,提倡 测土配方施肥。 2 DB3302/T 191—2019 5.5.4 新竹留养 宜留养生长势强、无病虫害的新竹,分布尽量均匀,造林第二年每株母竹留新竹 2 株~3 株,第三 年每株母竹留新竹 5 株~7 株,留竹尽量远离母竹,第二年每株母竹留足新竹,第四、五年每年每公顷 留新竹 3000 株~4500 株。 5.5.5 套种增收 新造竹林在前二年可套种豆类、花生等矮杆类经济作物或绿肥。 5.5.6 竹林保护 新造竹林禁止农畜进入;及时防治病虫害;5 月底~6 月初对留养新竹留枝 12 档~15 档进行钩梢。 6 成林培育 6.1 松土 一年二次结合施肥进行。5 月~6 月,深翻 10cm~15cm;9~10 月,浅削 3cm~5cm。 6.2 施肥 根据土壤肥力,一般于每年 5 月中下旬,每公顷施有机肥 22500kg~30000kg,或施有机无机复混 肥 4500kg~7500kg,撒施,施后结合松土翻入土中。 6.3 新竹留养 出笋盛期(4 月上旬),选择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新竹,留养密度为每公顷 4500 株~5250 株。 6.4 竹林结构控制 成林竹园立竹密度保持在每公顷 12000 株~18000 株,立竹年龄结构为 1 年~3 年生各 30%,4 年生 10%,老竹在 5 月中下旬深翻时连蔸挖除。 6.5 水分管理 7 月~8 月高温干旱期、8 月底~9 月初笋芽分化期和 11 月~12 月笋芽生长期进行灌溉。梅雨季应 注意清沟排水。 6.6 钩梢 每年 5 月底~6 月中旬对新竹进行钩梢,留枝 15 档~18 档。 6.7 病虫害防治 要积极防病治虫,做好病虫预测预报,根据各种病虫特点及时防治。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应符合 附录 A 要求。 7 雷笋覆盖早出技术 7.1 竹林选择 3 DB3302/T 191—2019 实施覆盖增温的竹林应是土层深厚、向阳避风、排灌和交通方便、林分结构合理的成林竹园。 7.2 施肥 覆盖雷竹林一年分 3 次施肥。第一次于 5 月~6 月,每公顷结合松土撒施复合肥 750kg;第二次于 8 月~9 月撒施尿素 375kg~600kg; 第三次于 11 月中下旬到 12 月中旬覆盖前, 每公顷撒施复合肥 750kg, 应选择下雨之前施肥或施后用水浇透。 7.3 覆盖方法 7.3.1 覆盖材料 7.3.1.1 发热层 可选择废弃食用菌基质、鸭粪、鸡粪、麦麸、竹屑、稻草等,覆盖于林地上。麦麸厚度约 2cm,鸡 粪和食用菌基质厚度约 3cm,鸭粪厚度 3cm~5cm、竹屑厚度约 4cm、稻草厚度 4cm~6cm。 7.3.1.2 保温层 可选择砻糠,位置在发热层之上,厚度在 18cm~30cm 左右,视发热层材料而定。食用菌基质厚度 18cm~20cm,麦麸厚度 20cm~25cm,鸡粪、鸭粪和竹屑厚度 25cm~30cm,稻草厚度 28cm~30cm。视发 热层材料品质不同,随气温下降逐步增加保温层厚度,确保发热层温度在 20℃~23℃之间。 7.3.2 覆盖时间 11 月中旬~1 月上旬覆盖。 7.3.3 水分管理 覆盖前先将林地浇透水,材料覆盖后再将覆盖层浇湿至七分透。 7.3.4 清除覆盖物 雷笋采收完后及时清除覆盖物,转入常规栽培管理。 7.3.5 覆盖与休养 连续覆盖 2 年~3 年后,休养 2 年~3 年。 8 采收 8.1 采收时间 8.1.1 未覆盖竹林 根据土层的深浅,控制整笋的长度 25cm~30cm:土层深厚的,笋露头后采收;土层浅的或浅鞭笋, 笋露土高度 15cm~20cm 时采收。 8.1.2 覆盖竹林 覆盖 20 天~30 天,当笋即将露出覆盖物时,及时进行采收。 8.2 采收方法 4 DB3302/T 191—2019 采收时用笋锄或笋撬从笋基部切断,整株挖起,注意不应损伤竹鞭。挖掘后回填泥土或覆盖物。 9 包装储运 9.1 包装标识 包装应符合 NY/T 658 的要求。通过绿色食品认证的应按照 NY/T 658 要求印制并使用绿色食品标识。 9.2 贮藏运输 贮藏运输应符合 NY/T 1056 的要求。清洁卫生,不应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混放。运输应采用无污染 的交通运输工具,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注意防冻、防雨淋、防晒和通风散热。贮藏温 度 0℃~10℃,应于阴凉避光处存放。 10 生产记录 应符合以下规定: a) 建立完整的生产档案; b) 保留生产投入品的原始凭证和记录文件; c) 各类记录至少保存 3 年。 11 标准化栽培模式图 绿色雷笋标准化栽培模式图参见附录 B。 5 DB3302/T 191—2019 AA 附 录 A (规范性附录) 绿色雷笋病虫害防治 表A.1 主要病害综合防治 病害名称 竹枯梢病 竹秆基腐病 丛枝病 防治方法 全面清除林内病竹、病枯枝梢,在林地外烧毁;5 月~6 月,用 50%多菌灵 500 倍液喷雾,一周一次,连 喷 3 次。 2 清除林内病竹,减少侵染源;出笋前在林内撒生石灰 3.75t/hm 或笋周围铺撒黄心土,可减轻发病。 严把检疫关,选好母竹;加强抚充管理,合理采伐;及时剪除病枝,移出竹林外并烧毁。 竹煤污病 由蚧壳虫、蚜虫诱发引起,及时防治虫害;控制竹林密度,通风透光,降低温度。 竹秆锈病 3 月,用刀刮除冬孢子堆及周围竹青;5 月~6 月,每公顷用三唑酮 2250ml, (250~500)倍液喷雾竹秆。 表A.2 主要虫害综合防治 虫害名称 金针虫 防治方法 5 月底至 6 月初结合翻耕施肥,或在冬季覆盖孵笋前,每公顷施入 20%氰胺化钙(石灰氮)600kg,施后浇 2 2 湿土壤,或使用 3%辛硫磷颗粒剂 75kg/hm 或 3%氯氟氰菊酯颗粒剂 45kg/hm 防治。 成虫羽化期,用 3%噻虫啉微囊悬浮剂 2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3~4)天喷雾一次,连续 3 次~4 次; 竹小蜂 3 月、5 月中旬,用 10%吡虫啉乳油 5 倍液注射,2mL/株;受害严重竹株,老竹更新时将枝叶清出林地外烧 毁。 竹介壳虫 5 月~6 月初孵若虫期用 10%吡虫啉 1000 倍液~2000 倍液喷
DB3302-T 191—2019 绿色雷笋生产技术规程 宁波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11:15:1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