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 (2005年10月26日厦门市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 发展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短缺、减少环境污染的根本出路,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 是开辟新的生产领域、扩大就业的有效途径。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 会,促进我市循环经济发展,特作出如下决定: 第一条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 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的经济增长模式。发展循环经济要树立和落实科学 发展观,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强化节约资源和保护环 境意识,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政府调控、市场引导、公众参 与相结合的运行机制。 第二条发展循环经济要大力推进节约降耗,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全面推行清洁生产,从源头减少废 物的产生;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实现废物资源化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大力发展环保产业,注重 开发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技术与装备,为资源高效利用、循环利用和减少废物排放提供技术保障。 第三条市人民政府领导本行政区域的发展循环经济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组织实施《清洁生产促进法》、《节约能源法》、《可再生能源法》等有关循环经济法律、法规、政策; (二)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规章和政策; (三)制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及其推进计划,以及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 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四)设立发展循环经济专项资金,列人本级预算; (五)推进产业结构、产品结构、能源消费结构调整,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产业的发展,大力 发展低消耗、低排放产业,在全社会形成资源节约的增长方式; (六)制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并加以实施; (七)加强对循环经济工作的组织领导,建立发展循环经济的组织管理机制,做好组织协调和指导推动 工作,明确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分工,确定一位领导负责循环经济发展工作; :(八)其他与发展循环经济相关的职责。 区人民政府负责组织实施本行政区域内发展循环经济的具体工作。 第四条市人民政府各相关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相互协作,密切配合,推动发展循环经济的工 作: (一)在制定和实施投资计划时,要加大对发展循环经济的支持,并发挥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 用; (二)做好以循环经济为主线的工业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升级、产业链配套、产业集群发展的规划、实施 工作;组织企业开展节能降耗、节水节材、清洁生产活动,推进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循环利用和资源再生利用 等有关工作,组织协调相关重大示范工程和新产品、新技术、新设备的推广应用; (三)加大科技投人,支持循环经济共性和关键技术的研究开发,指导、支持循环经济技术和产品的研 究、开发以及示范和推广工作,组织和支持建立循环经济信息系统和技术咨询服务体系,及时向社会发布有 10 关循环经济技术、管理和政策等方面的信息,发挥行业协会和社会中介机构在循环经济技术推广、信息服务 等方面的作用; (四)开展循环经济示范试点,确定示范项目,推动示范区、生态园区、生态社区和生态村镇建设; (五)对生态工业园、生态农业园、生态住宅区和生态水产养殖区等在空间布局上做出合理安排; (六)开展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工作,执行严格的土地保护制度,推进矿产资源的保护和综合利用; (七)将发展循环经济与环境保护工作紧密结合。加强污染源监管,推广废物循环利用及资源化项目, 促进环保产业健康发展; (八)围绕发展都市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调整和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广无公害、绿色和有机农产品生 产技术,并建立相应的基地;保护农业环境,鼓励和支持科学循环利用农业废弃物,推广生态型零排放立体种 养模式; (九)根据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海洋与渔业发展规划,优化海域使用结构,组织编制海水综合利用专项 规划,引导和推动海洋资源综合利用、海洋环保和生态型渔业的健康发展; (十)从建筑设计、建筑质量、建筑材料使用等环节采取建筑节能、节地、节水、节材措施,推动可再生能 源在建筑中的应用,严格建筑节能标准化管理: (十一)推动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收集、回收和利用,大力推进再生水利用,加大对再生水利用设施建设 的投人,推行农村生活污水就近处理和回用,促进水资源循环利用; (十二)促进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加大废旧物资回收网络和市场的建设力度与管理力度,促进 废旧物资与再生资源的流通; (十三)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工作,动员公众参与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推广及监督工 作。在中小学中开展国情教育、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教育,组织学生参与循环经济社会实践活动; (十四)加速国民经济信息化,用信息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鼓励发展数字化等非物质消耗型产业; (十五)积极开展循环经济的统计核算,加强对循环经济主要指标的分析; (十六)研究制定并落实各项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政策; (十七)其他做好发展循环经济的工作。 第五条企业应当遵守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在生产全过程和进行技术改造中应当 按规定采取有利于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的措施;对产品进行合理包装,减少包装材料的过度使用和包装性废 回收。鼓励企业之间积极开展产业整合和物质能量优化集成,延长产业链,促进生态工业链条的形成。 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图审查机构、监理单位、施工企业应当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建筑节能、节水的规 范和标准,不得采用国家明令禁止的建筑施工工艺、材料和设备,限制或少采用落后的建筑施工工艺、材料和 设备。 新建、扩建、改建污水处理厂应当按照节约用水规划建设相应的再生水利用设施。鼓励新建、扩建、改建 建设项目按照节水规划要求配套建设再生水利用设施。 第六条公众应当增强资源节约意识,树立合理消费、适度消费的观念,在全社会形成健康文明的消费 模式。 提倡公众自觉购买和使用节能、节水、再生利用产品,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提倡自备购物袋购物。 公众应当按照规定,分类投放生活垃圾,投放废弃家具、电子电器及其他大件废弃物。 ·第七条市、区人民政府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采取下列鼓励措施,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 (一)对企业从事环境污染防治,合理、有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生产项目,落实国家有关优惠政 策; (二)对研究推广清洁生产、能源节约和替代、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等循环经济技术的研发机 构和企业,给予经费支持; 11
法律法规 厦门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发展循环经济的决定2005-10-30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309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考人生 于
2024-01-01 06:29:27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761.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GB-T 4780-2020 汽车车身术语.pdf
T-LYCY 018—2020 文冠果油.pdf
资产管理 数据资产管理指南.pdf
GB-T 26145-2010 排污阀.pdf
T-CEC 617—2022 高海拔地区交流输变电设备外绝缘配置.pdf
T-ZZB 2358—2021 紫外光 UV 固化漆饰面人造板.pdf
GB-T 33563-2017 信息安全技术 无线局域网客户端安全技术要求(评估保障级2级增强).pdf
GB-T 40171-2021 磁珠法DNA提取纯化试剂盒检测通则.pdf
GB-T 33850-2017信息技术服务质量评价指标体系.pdf
阿里云 专有云企业版 云平台 同城容灾用户指南 2022.pdf
T-SAMA 001—2021 数据安全的增材制造服务系统总体要求.pdf
GB-T 30283-2022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安全服务分类与代码.pdf
DB5301-T 99-2023 改性磷石膏综合利用 矿山生态修复 过程环境监管规范 昆明市.pdf
GB-T 38647.1-2020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匿名数字签名 第1部分:总则.pdf
NY-T 536-2017 鸡伤寒和鸡白痢诊断技术.pdf
T-BSIA 006—2022 知识图谱时空特性构建技术规范.pdf
DB15-T 3069—2023 乳苣育苗移栽技术规程 内蒙古自治区.pdf
DB3311-T 76─2018 杨梅主要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 丽水市.pdf
国测 2020年教育行业网络安全白皮书.pdf
T-ZWCHEMA 001—2023 水利水电工程全过程工程咨询服务规程.pdf
1
/
3
3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761.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