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本×× B 51 DB3309 浙 江 省 舟 山 市 地 方 标 准 DB3309/T 18 —2018 代替 DB3309/T18.1—2005 舟山大黄鱼 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2018-06-10 发布 2018-06-10 实施 舟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3309/T 18-2018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代替 DB 3309/T 18.1-2005《无公害 舟山大黄鱼 第 1 部分: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与 DB 3309/T 18.1-2005 相比,除结构调整和编辑性改动外,主要技术变化如下: a) 标准名称中删除了“无公害”; b) 亲鱼选择参考了 NY/T 5061-2002《无公害食品 大黄鱼养殖技术规范》。 本标准由舟山市海洋与渔业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舟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岱山县渔业技术推广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周光锋、吴一挺、夏昊、徐志进。 I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 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舟山大黄鱼亲鱼培育和人工育苗技术。 本标准适用于舟山大黄鱼亲鱼培育和人工育苗。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607 渔业水质标准 NY 5052 无公害食品 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1 无公害食品 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 渔用配合饲料限量 3 亲鱼培育 3.1 亲鱼选择 3.1.1 来源 来源于省级以上原、良种场或海捕大黄鱼,严禁近亲繁殖的后代留作亲鱼。亲鱼体质健壮,无病、 无伤、无畸形。 3.1.2 比例形状 体长/体高为 3.7 ~ 4.1,体长/头长为 3.9 ~ 4.3,尾柄长/尾柄高为 3.1 ~ 3.9,头长/吻长为 4.4 ~ 4.9, 头长/眼径为 3.7 ~ 4.1。 3.1.3 规格、配比与数量 2 龄鱼雌鱼 800g/尾以上,雄鱼 400g/尾以上;3 龄鱼雌鱼 1200g/尾以上,雄鱼 600g/尾以上。雌、 雄亲鱼配比以 2:1 为宜。亲鱼数量 50 尾以上。 3.1.4 使用年限 亲鱼允许使用到 6 龄。 3.2 亲鱼运输 宜选用活水舱并在风浪较小时运输,密度 40kg/m3 左右。10h 内运输亦可用水桶、帆布箱或塑料薄 膜袋充氧运输,密度为 20kg/m3 以下,应避免擦伤。 3.3 海区网箱培育 3.3.1 网箱要求 规格(3.0 m ~7.0 m)×(3.0 m ~4.0 m)×(3.0 m ~4.0 m) ,网目 15 mm ~30 mm。 3.3.2 饲养管理 配合饲料应符合 NY 5072 的规定,鲜活饲料中宜添加适量的鱼用复合维生素。春季培育亲鱼,水 温 14℃以下,1 ~ 2 日投喂一次,鲜活饲料日投饵率小于 1 %;水温 14℃以上,每日投喂一次,鲜活饲 料日投饵率为 2 % ~ 4 %。秋季培育亲鱼,水温 25℃以下,每日投喂两次,鲜活料日投饵率 5 % ~ 8 %。 3.4 室内水池培育 3.4.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质: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 ——光照度:500Lx ~ 1000Lx; ——水温:15℃~ 25℃,以 20℃~ 22℃为宜; 1 DB3309/T 18 -2018 ——盐度:17 ~ 32,以 23 ~ 30 为宜; ——pH 值:7.5 ~ 8.5; ——溶解氧:≥5mg/L。 3.4.2 培育池 培育室应设在安静、避光、保温性能好的地方,培育池长方形或圆形,每池面积 20m2~40m2,平均 水深在 1.5 m 以上。 3.4.3 饲养管理 可用鲜活鱼、虾肉、贝肉、沙蚕等优质饵料强化培育。人工催产前 40 日左右移入室内水池。放养 密度以 1.5 kg/m3 为宜。鲜活饲料日投饵率为 3 % ~ 5 %,每日 1 次 ~ 2 次,早上或傍晚投喂。每日吸污 一次,日换水量 50 %左右,保持水质清新。定期翻池,定期使用药物消毒。 4 人工育苗 4.1 环境条件 环境条件应符合下列要求: ——水质:应符合 NY 5052 的规定; ——水温:18℃~26℃; ——盐度:23~30; ——pH 值:7.8~8.2; ——溶解氧:≥5mg/L; ——氨氮:≤0.2mg/L; ——光照:避免直射光,光照均匀,光照强度为 1000Lx~ 4000Lx。 4.2 育苗设施 4.2.1 育苗室 应配有遮光设施,使室内光线可调,且保温性能好。 4.2.2 产卵池 长方形或圆形,长方形池的四角为弧形。每池面积 25m2 ~ 45m2,水深 1.2 m ~ 1.5m。 4.2.3 育苗池 每口池面积 20m2 ~ 40m2,水深 1.5 m ~ 1.6m,有独立进排水口,池底向排水孔以一定的坡度倾斜, 以利于排水。 4.2.4 饵料培养设备设施 总面积约为育苗池总面积的 40%~60 %,具体要求见表 1。 表1 饵料培养设备设施 设备设施 容积或面积 水深 藻类一级培养容器(三角烧瓶或透明塑料 袋) 100 mL、500 mL、1L、 3L、5L、20L — 藻类二级培养(塑料桶) 50L 藻类三级培养池(水泥池) 4 m ~ 10 m 轮虫培养池(水泥池) 卤虫孵化器(玻璃钢或硬质塑料桶或圆形 水泥池) 5 m2 ~ 45 m2 1.4 m ~ 1.5 m 0.5 m3 ~ 5 m3 1.0m~ 1.5 m 2 0.8m ~ 1.0m 2 0.8m ~ 1.0m 4.2.5 配套设施 应具备供电系统、供水系统、供气系统和增温系统等。其中供水系统的水泵日提水能力应大于育苗 用水高峰时用水量,沉淀池与蓄水池的总纳水量不少于日用水量。 4.3 鱼苗培育 4.3.1 催产 亲鱼腹部膨大,性腺达Ⅳ期时,用丁香酚麻醉后,胸鳍基部或背鳍基部注射激素。激素种类及剂量 2 DB3309/T 18-2018 视水温与亲鱼性腺成熟度而定,雄鱼的剂量为雌鱼的一半。 4.3.2 产卵、集卵 雌鱼、雄鱼配比 2:1,连续充气,定时冲气并流水以刺激亲鱼产卵。80 目筛绢收集,经清洗、筛选 后,用重量法或容积法计数入池孵化。 4.3.3 孵化 孵化水温 18℃~24℃,盐度 23~30。防止阳光直射,定时添加新鲜过滤海水。散气石分布为 0.7 个/ 2 m ,微充气(0.7 L/min ~ 1.0 L/min)使卵在水中上下缓慢翻动为宜。必要时停气,虹吸出沉底的坏卵 和污物,经 27 h ~ 42 h 后孵化。孵化密度 1×104 粒/m3 ~3×104 粒/m3。 4.3.4 幼体管理 4.3.4.1 管理要点 培育水温 20℃~ 26℃,盐度 22 ~ 32,溶解氧 5 mg/L 以上。应连续充气,散气石分布为 0.5 个/ m2。 每日换水,并在换水前用虹吸法吸去池底的污物。每日在水体中加入少量小球藻液,经常观察仔、稚鱼 的摄食情况,监测理化因子,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3.4.2 仔鱼期 孵化后放养密度 0.8×104 尾/m3 ~2.4×104 尾/m3。微充气培育,换水量 20%,每日 1 次。光照强度 控制在 2000Lx 以下。 4.3.4.3 稚鱼期 放养密度 0.3×104 尾/m3 ~ 0.6×104 尾/m3。间歇性流水培育,换水量 50%,每日 1 次~2 次。停气 投饵。 4.3.4.4 幼鱼前期 密度 0.2×104 尾/m3~ 0.4×104 尾/m3。流水培育,日换水量 100%。对光线尤为敏感,光照强度 控制在 500 Lx ~800 Lx 之间。 4.3.5 饵料系列 4.3.5.1 褶皱臂尾轮虫 投喂前经 6h 以上小球藻液和轮虫专用营养强化剂强化培养。强化密度 300 个/mL ~ 500 个/mL,小 球藻液浓度 20×106 个/mL。投喂方法见表 2。 表 2 褶皱臂尾轮虫投喂方法 鱼苗日龄/d 3~5 5 ~ 12 12 ~ 20 水中轮虫密度/(个/mL) 3~5 10 ~ 15 15 ~ 20 4.3.5.2 卤虫无节幼体 投喂时间为 12 日龄~16 日龄,水中密度为 0.5 个/mL~1 个/mL。 4.3.5.3 桡足类及其无节幼体 应从无污染、无病体的水域中采捕。从 12 日龄开始投喂,到 30 日龄。需经 60 目筛绢过滤,水体 中保持密度在(0.5 ~ 1.0) 个/ mL 之间。 4.3.5.4 鱼、虾、贝肉糜及配合饲料 肉糜日投喂量:20 日龄 ~ 30 日龄,50 g/万尾 ~ 80 g/万尾;30 日龄 ~ 45 日龄,100 g/万尾~ 120 g/ 万尾。35 日龄以上可在肉糜中 1:1.5 拌入粉状配合饲料。投喂方式以少量多次为宜。 4.4 中间培育 鱼苗在室内水泥池中培育至全长 20 mm 以上时, 可移到海区网箱中继续进行培育,直至全长 30 mm~ 50mm 为止。 4.5 质量要求 鱼苗大小规格整齐,全长 30 mm 以上,无伤、无病、无畸形,游动活泼,正常移动无大量死亡。 3
DB3309-T 18-2018 舟山大黄鱼苗种生产技术规范 舟山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09-30 07:18:22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