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150 B 52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7213—2011 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测方法 Detection methods for 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 from chanel fish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1-09-01发布 2011-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7213—2011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这些专利的责任。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56)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姜兰、赵飞、邹为民、谭爱萍、陆小苕、罗理、王伟利。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 7213—2011 鲍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测方法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由嗜麦芽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maltophilia)引起的细菌性病害的病原鉴 定方法与结果判定。 本标准适用于斑点叉尾(Ictalurus punctatus)和云斑(Ictalurus nebulosus)分离的嗜麦芽寡养 单胞菌的检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6682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实验方法 GB/T4789.28--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染色法、培养基和试剂 GB/T18652一2002致病性嗜水气单胞菌检验方法 SC/T7014一2006水生动物检疫实验技术规范 3试剂、染色液与培养基 检验中所需试剂、染色液与培养基的配制按GB/T4789.28、GB/T18652或SC/T7014执行;聚 合酶链式反应(PCR)测定用水应符合GB/T6682中一级水的规格,且要用焦炭酸二乙酯(DEPC)处理 水(A.1),上述未提及的见附录A。 16S rRNA序列扩增引物,P1:5'-AGAGTTTGATCCTGGCTCAG-3',P2:5'-GGTTACCTT GTTACGACTT-3',一20℃保存。 4设备和器械 5 细菌分离与培养 5.1取样 取鱼的肝、肾及病灶组织。 从取样组织中直接分离接种;在无菌环境中将样品置于无菌离心管中,用无菌盐水冲洗并捣碎,然 后分离接种。 5.2分离培养 样品接种在血液琼脂平板(按GB/T4789.28一2003中4.6规定的方法配制),按常规法划线。 28℃培养24h~48h。然后,从中挑取黄、灰或淡黄色的单菌落在普通营养琼脂平板(按GB/T 4789.28—2003中4.7规定的方法配制)进行纯化培养 6革兰氏染色 按GB/T4789.28—2003中2.2的规定执行。 1 SC/T 7213--2011 7生理生化试验 7.1葡萄糖氧化发酵试验(O/F试验)) 按GB/T4789.28一2003中3.1的规定执行。若封口管与开口管的培养基均变黄色,为发酵型细 菌,判断为阳性;否则为非发酵型菌,判断为阴性。 7.2葡萄糖酸盐试验 将待检菌接种于1%葡萄糖酸盐液体培养基中(配制方法见A.2、A.3),置28℃静置培养24h,加人 绿橙色或红色沉淀为阳性,不变色(仍为蓝色)为阴性。 7.3肌醇发酵试验 将待检菌穿刺接种于肌醇发酵试验培养基(配制方法见A.5),28℃培养,分别在24h、72h、120h 时观察。培养基变黄色为阳性,不变黄色为阴性。 7. 4硫化氢(H2S)试验 按GB/T4789.28一2003中3.14的规定执行。培养基变黑色为阳性,不变黑色为阴性。 7.5吲哚试验 按SC/T7014一2006中表2的吲哚(靛基质)试验的规定执行。培养基变红色为阳性,不变红色为 阴性。 7.6甲基红(M.R)试验 按SC/T7014一2006中表2的甲基红(M.R)试验规定执行。培养基变红色为阳性,不变红色为阴 性。 7.7 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 按SC/T7014-2006中表2的乙酰甲基甲醇(V-P)试验规定执行。培养基下层出现红色为阳性, 不出现红色为阴性。 7.8氧化酶试验 以毛细管吸取四甲基对苯二胺的1%水溶液滴在细菌的菌落上。菌落呈玫瑰红色、深紫色为阳性, 不变色为阴性。 7.9过氧化氢酶(接触酶)试验 按SC/T7014一2006中表2的接触酶试验的规定执行。有气泡产生为阳性,不产生气泡为阴性。 7.10淀粉水解试验 按SC/T7014一2006中表2的淀粉水解试验规定执行。菌落周围有透明环为阳性,无透明环为阴 性。 7. 11 液化明胶试验 按GB/T4789.28-2003中3.10的规定执行。培养基液化为阳性,不液化为阴性。 7. 12 脂酶(Tween 80)试验 将待检菌接种于脂酶(Tween80)测定培养基平板(配制方法见A.6),28℃培养7d。在细菌生长的 周围有模糊晕圈者为阳性,无模糊晕圈者为阴性。 7.13 DNA 酶试验 将待检菌接种于DNA酶培养基平板(配制方法见A.7)上,28℃培养48h。菌落周围培养基出现粉 红色晕圈为阳性,无粉红色晕圈为阴性。 7.14精氨酸双水解酶试验 培养基。用灭菌的凡士林油封管,置28℃培养24h。培养基转红色为阳性,不转红色为阴性。 2 SC/T 7213—2011 7.15鸟氨酸脱羧酶试验 按GB/T4789.28—2003中3.12的规定执行。培养基呈紫色为阳性,对照管培养基为黄色。 7.16运动性试验 半固体琼脂按GB/T4789.28--2003中4.30规定的方法配制。把待测菌穿刺接种于半固体琼脂, 28℃~30℃培养24h~48h。若接种细菌由穿刺线向四周扩散,其边缘呈云雾状,为运动性阳性;若接 种细菌只生长在穿刺线上,边缘十分清晰,为运动性阴性。 816S rRNA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8.1DNA提取 8.1.1将5.2分离纯化的待检菌接种于普通营养液体培养基中,以28℃摇床培养24h。 8.1.2取2mL待检菌培养液,12000r/min离心1min,收集菌体。 8.1.3菌体悬浮于500μuLTE缓冲液(pH8.0)(A.9),振荡悬浮,加人50μL10%的SDS溶液 (A.10),10μL20mg/mL的蛋白酶K(A.11),混匀,37℃温育1h。 8.1.4加人100μL5mol/L的NaCl溶液(A.12),充分混匀,再加人100μLCTAB/NaCl溶液 (A.13),混匀,65温育20min。 8.1.5加入等体积的酚:氯仿:异戊醇(25:24:1)(A.14),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 8.1.6取上清液加人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A.15),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 8.1.7取上清液,加人1倍体积异丙醇,颠倒混合,室温下静止10min,10000r/min离心10min;沉淀 用70%酒精洗涤2次,室温晾干。 8.216SrRNA序列扩增 8.2.1在PCR管中加10XPCR缓冲液(无Mg²+)5.0μL,MgCl²(25mmol/L)5.0μL,dNTPs(10 0' N' /n )N (/ ) (/O uL,无菌双蒸水35.5μL。设空白对照,空白对照取等体积的双蒸水代替DNA模板。如果使用无热盖 的PCR扩增仪,需在反应混合物上覆加2滴矿物油。混匀后3000r/min离心30S。 8.2.2将反应管置于PCR扩增仪,按下列程序进行PCR扩增:94℃预变性2min;94℃变性45s,52℃ 退火1min,72℃延伸1min,35次循环;72℃延伸7min;4℃保温。 8.3琼脂糖凝胶电泳 8.3.1用TAE电泳缓冲液(A.16)配制1%的琼脂糖(含0.5μg/mLEB或相应浓度的EB替代品)平 板,凝固后放人水平电泳槽,使电泳缓冲液刚好淹没胶面。将上述6μL样品和2μL漠酚蓝指示剂溶液 (A.17)加人样品孔,使用DNA分子量标准参照物作对照。 8.3.2120V电泳约20min,当溴酚蓝到达底部时停止。于紫外光下观察电泳条带的数量和位置。 8.3.3在长波紫外灯下用刀片切下含有目的条带(约1500bp)的胶块,放入无菌离心管中称重。 8.4PCR扩增产物纯化、测序及序列比对 8.4.1PCR扩增产物纯化 8.4.1.2经漩涡混匀器振荡1min~2min,将离心管在一70℃放置1h,使凝胶完全冻结。 8.4.1.337℃水浴将冻结的凝胶融化后,在漩涡混匀器上振荡1min~2min;14000r/min离心5min。 12 000 r/min离心5min。 3 SC/T 7213—2011 8.4.1.5取上清液加人等体积的氯仿:异戊醇(24:1)(A.15),混匀,12000r/min离心5min。 8.4.1.6向收集的水溶液中加入1/10体积的3mol/L的乙酸钠和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置一20℃过 夜或—70℃放置1h~2h。 8.4.1.714000r/min离心10min,弃上清。 8.4.1.8将沉淀的DNA溶于适当体积的TE缓冲液中,置一20℃保存,待测。 8.4.2将8.4.1纯化的PCR扩增产物进行基因序列测定,并与参考序列(附录B)进行比对分析。 9结果判定 9.1菌落形态 普通营养琼脂培养菌落形态:光滑,有光泽,边缘整齐,菌落呈黄、灰或淡黄色。 9.2细菌染色 革兰氏染色阴性,杆状,

pdf文档 SC-T 7213-2011 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测方法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7213-2011 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测方法 第 1 页 SC-T 7213-2011 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测方法 第 2 页 SC-T 7213-2011 鮰嗜麦芽寡养单胞菌检测方法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03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