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15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s of artificial fish reef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5-02-09发布 2015-05-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9417—2015 前言 本标准按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渔政管理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陈丕茂、舒黎明、贾晓平、李纯厚、唐振朝、余景、秦传新。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 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与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相关的调查、评价、报告编写、资料和成果归档等。 本标准适用于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的调查和评价。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2763.1海洋调查规范第1部分:总则 GB/T12763.2海洋调查规范第2部分:海洋水文观测 GB/T12763.4海洋调查规范 第4部分:海水化学要素调查 GB/T12763.6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GB/T12763.9海洋调查规范第9部分:海洋生态调查指南 GB17378.2海洋监测规范第2部分:数据处理与分析质量控制 GB17378.3海洋监测规范 第3部分:样品采集、贮存与运输 GB17378.4 海洋监测规范第4部分:海水分析 GB17378.5海洋监测规范第5部分:沉积物分析 GB17378.7 海洋监测规范第7部分:近海污染生态调查和生物监测 GB18668海洋沉积物质量 SC/T9405岛礁水域生物资源调查评估技术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人工鱼礁 artificial fish reef 在选定的水域中设置的旨在保护和改善水域生态环境、养护和增殖水生生物资源的人工设施。 3.2 对比区 contrast area 为与人工鱼礁区相比较,选定的与人工鱼礁区投放人工鱼礁前的生态与环境相同或相近,与人工鱼 礁区相隔适当距离的水域。 注:对比区与人工鱼礁区的距离应根据礁区大小以及调查水域具体情况而定,但与人工鱼礁区边缘最短距离一般应 在礁区规模50倍以上。 3. 3 本底调查background survey 在人工鱼礁投放前,对拟建人工鱼礁区和对比区进行的以掌握环境、生物和生态系统功能等状况为 目的的调查。 3. 4 跟踪调查 Ffollow-up survey 1 SC/T9417-2015 在人工鱼礁投放后,对已建人工鱼礁区和对比区进行的以掌握环境、生物和生态系统功能等变化状 况为目的的调查。 4调查 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按表1进行。 表1调查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调查 调查 项目 调查或测定内容 采样、测定或分析要求 站位布设 频次 时间 水深、水温、盐度、水流、波 水 按照GB/T12763.2的规定执行 文 浪、透明度 溶解氧、pH、活性磷酸盐、 亚硝酸盐、硝酸盐、铵盐、 按照GB/T12763.4的规定执行 1)逐 总磷”、总氮 月或分 化学需氧量、无机氮、氨 按照GB17378.4的规定执行 1)本 季度月 重金属(汞、铜、铅、镉、锌、 按照GB17378.3的规定采样; 在礁区的4个边界 底调查1 进行 水 总铬’、砷、硒、镍等) 按照GB17378.4的规定测定分析 环 点和礁区中心各设1 次以上 2)跟 化 悬浮颗粒物(SPM)和颗粒 个以上调查站位;对 2)跟 踪调查 素 有机物(POM);颗粒有机碳 按照GB/T12763.9的规定执行 比区设1个以上调查 时间与 踪调查每! (POC)和颗粒氮(PN) 站位 年1次以 本底调 有机污染物(硫化物、氰 上 查时间 化物、氯化物、挥发酚类)和 按照GB17378.4的规定执行 保持一 油类' 致 有机碳、硫化物”、油类”、 按照GB17378.3的规定采样; 重金属(总汞、铜、铅、镉、锌、 按照GB17378.5的规定测定分析 铬’、砷”、硒·等) 物 在礁区的4个边界 叶绿素、微生物、浮游植 点和礁区中心各设1 物、浮游动物、鱼卵仔稚鱼、 按照GB/T12763.6的规定执行 个以上调查站位;对 比区设1个以上调查 底栖生物 站位 按照GB/ 在礁区边缘和对比 采用拖 拖网 T 12763.6 区各设1个以上调查 网、刺网、钓 1)逐 的规定执行 站位 具、龙壶、声 月或分 学调查以及 按渔民生 1)本 季度月 水下观测等 产方式进行, 底调查1 进行 刺网、 生物要赤 并分别参照 在礁区和对比区各 方式进行调 次以上 2)跟 钓具、 附录 A、附录 设1个以上调查站位 2)跟 查:所有渔 踪调查 1 笼壶 B、附录 C记 素 获均需进行 踪调查每 时间与 录相关参数 鉴定,对主 年1次以 本底调 游泳动物 要渔获种类 查时间 上 按照GB/ 一般采用走航式调 按GB/T 保持一 声学 T 12763.6 查,范围涵盖礁区和 12763.6的 致 的规定执行 对比区 规定进行个 采用水下 体长度、重 摄影和潜水 量、性腺发 摄影等方式, 水下 在礁区设1个以上 育、胃含物 观测 选择在风浪 调查站位 和年龄等生 较小、水质清 物学的测定 晰时进行 2 SC/T 9417—2015 表1(续) 调查 调查 项目 调查或测定内容 采样、测定或分析要求 站位布设 频次 时间 选择在风浪较小、水质清晰时进 行水下观测和取样: 1)水下观测采取水下摄影和潜 水摄影等方式进行 根据不同材料和不 2)水下取样由潜水员进行,取 逐月 生物要素 同形状礁体选择站 跟踪调 样前应现场拍照或录像,现场测量 或分季 附着生物 位,要求每种材料和 查每年1 生物附着厚度和生物覆盖面积率 度月进 每种形状的礁体均采 次以上 3)取样面积根据生物的多少酌 行 集到样本 定,一般按照20cm×20cm面积取 样 4)在礁体上、中、下部位各采集 3个以上平行样本 1)逐 月或分 1)本 季度月 生态系统功能要素 在礁区的4个边界 底调查1 进行 点和礁区中心各设1 次以上 2)跟 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 按照GB/T12763.6的规定执行 个以上调查站位;对 2)跟 踪调查 细菌生产力 比区设1个以上调查 踪调查每 时间与 站位 年1次以 本底调 上 查时间 保持一 致 以调研、收集资料 1)本 跟踪 各类渔业生产方式的努力 为主,包括当地渔业 底调查1 渔业生产 调查时 量、渔获量、产值和成本等渔 主管部门的渔业生产 次以上 间与本 业生产信息;进行种群数量 按照SC/T9405的规定执行 统计数据、捕获礁区 2)跟 底调查 要索 评估所需的长度和年龄数 生物为主的渔业生产 踪调查每 时间保 据: 年1次 者的生产数据和附近 持一致 市场鱼货交易数据等 以上 表示选做项目。 准信息服 5评价 5.1环境要素 5.1.1水文 5.1.1.1按表1所列内容,比较同一水域各项水文要素在本底调查时和跟踪调查时的异同;比较人工 鱼礁区和对比区各项水文要素在各次调查时的异同。按照GB17378.2的规定进行相关性分析。 5.1.1.2根据流速、流向和波浪判定上升流和背涡流等的状况;分析流场与礁体的大小形状、礁体的组 合、礁区礁群的布局等之间的关系;分析流场与生物群落分布之间的关系。 5.1.2水体化学 5.1.2.1按表1所列内容,参照附录D.1的方法,各项水体化学要素按照GB11607的规定进行评价。 5.1.2.2参照5.1.1.1进行各项水体化学要素的差异性对比和相关性分析。 5.1.3表层沉积物 3 SC/T 9417—2015 5.1.3.1按表1所列内容,参照附录D.1的方法,各项表层沉积物要素按照GB18668的规定进行评 价。 5.1.3.2参照5.1.1.1进行各项表层沉积物要素的差异性对比和相关性分析。 5.2生物要素 5.2.1评价内容 各类生物的评价内容按照表2进行。计算方法参照附录D.2和按照GB/T12763.9的规定执行。 表2各类生物的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 种类 个体数量 生物量 优势种 物种多样性 群落均匀度 群落演变 微生物 浮游植物 V 浮游动物 V V V 鱼卵仔稚鱼 V V 底栖生物 V V 游泳动物 V 附着生物 V V 表示应进行分析。 5.2.2评价方法 比较同一水域各项生物要素在本底调查时和跟踪调查时的异同;比较人工鱼礁区和对比区各项生 物要素在各次调查时的异同。按照GB17378.2的规定进行相关性分析。 5.3生态系统功能要素 5.3.1基本功能要素 主要包括初级生产功能、新生产功能和细菌生产功能评价,分别采用初级生产力、新生产力和细菌 生产力进行评价。具体方法按照GB/T12763.9的规定执行。 5.3.2其他功能要素 包括各类生物的固碳功能、营养盐吸收功能和重金属吸附功能等。各类生物的固碳功能、营养盐吸 收功能或重金属吸附功能通过式(1)的计算结果进行衡量。 M- (1) 式中: M 某类生物的固碳(或吸收营养盐或吸附重金属)总量; m; 该类生物第i

pdf文档 SC-T 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3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3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第 1 页 SC-T 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第 2 页 SC-T 9417-2015 人工鱼礁资源养护效果评价技术规范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01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