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15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9402-2010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s for freshwater plankton survey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0-12-23 发布 201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 发布 SC/T 9402—2010 目 次 前言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试剂与器具 3.1试剂 3.2主要器具 4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4.1采样 4.2样品固定 4.3浮游植物水样的沉淀和浓缩 4.4浮游动物水样的浓缩 5 种类鉴定 6计数 6.1浮游植物计数· 6.2浮游动物计数 7生物量的计算 7.1浮游植物生物量… 7.2浮游动物生物量… 8数据整理 9浮游植物叶绿素的测定 9.1 方法一 9.2方法二 10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10.1方法 10.2方法二 附录A(资料性附录) 计算藻类体积常用公式 附录B(资料性附录) 常见浮游植物细胞的平均湿重 附录C(资料性附录) 常见轮虫的q值与平均湿重 16 附录D(资料性附录) 我国常见枝角类体长与体重回归方程 18 附录E(资料性附录) 计算浮游甲壳类W=qL时的q、b值· 19 附录 F(资料性附录) 常见浮游甲壳类体长与体重换算表 附录G(资料性附录) 常见枝角类和桡足类的体重 附录H(资料性附录) 浮游动物各大类的平均重量 22 参考文献… 23 1 SC/T 9402--2010 前 言 本标准遵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水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渔业资源分技术委员会(SAC/TC156/SC10)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绍平、邹桂伟、罗相忠、梁宏伟、徐忠法、段辛斌。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 9402—2010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淡水浮游生物常规调查中所需的试剂与器具、水样采集与处理、种类鉴定、计数、生物 量的计算、数据整理、浮游植物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的测定。 本标准适用于淡水浮游生物常规调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7489水质溶解氧的测定碘量法 GB/T12763.6一2007海洋调查规范第6部分:海洋生物调查 3试剂与器具 3.1试剂 除非另有说明,在分析中仅使用确认为分析纯的试剂和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或相当纯度的水。 3.1.1碳酸镁:粉末状。 3.1.2碘液(鲁哥氏液):称取6g碘化钾溶于20mL蒸馏水中,待完全溶解后,加人4g碘,摇动,至碘 完全溶解,加人80mL蒸馏水,贮存于磨口棕色试剂瓶中。 3.1.3甲醛溶液(福尔马林):体积分数为40%。 3.1.4布因(Bouinn)固定液:三硝基苯酚(苦味酸)饱和溶液75mL、加人25mL体积分数为40%的甲 醛溶液和5mL冰乙酸即成。 3.1.5丙酮溶液:体积分数为90%。 3.1.6测定溶解氧全套试剂:按GB/T7489的规定执行。 3.2主要器具 3.2.1采水器:带卡盖的有机玻璃采水器,容积为500mL、1000mL、2500mL、5000mL。 3.2.2浮游生物网:用规格为96孔/cm(约相当于240目)的锦纶丝筛绢(JP)或规格为100孔/cm(约 丝筛绢(JP)或规格为64孔/cm(约相当于162目)的涤纶丝筛绢(DP)制成13号浮游动物网。 注:筛绢型号、规格和孔宽的参考值见GB/T14014。 3.2.3水样瓶:1000mL。 3.2.4样品瓶:浮游生物定量样品瓶采用刻有30mL或50mL刻度线的玻璃试剂瓶或聚乙烯瓶,定性 样品瓶采用30mL~50mL玻璃或聚乙烯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定的样品瓶采用150mL~250mL 具玻璃塞的磨口细口试剂瓶;白瓶应厚薄均匀、无色透明;黑瓶可用棕色瓶外涂黑漆,或棕色瓶外套上用 内层红布外层黑布做成的布口袋。 3.2.5透明度盘(Sechi盘):直径20cm或25cm。 3.2.6深水温度计:精度0.1℃。 3.2.7流速仪。 1 SC/T 9402—2010 3.2.8GPS定位仪。 3.2.9沉淀器:1000mL圆筒形玻璃沉淀器或1000mL圆筒形分液漏斗。 3.2.10乳胶管或U形玻璃管:内径2mm。 3.2. 11 刻度吸管:0.1mL、1.0mL、5.0mL。 3.2.12计数框:0.1mL、1. 0mL、5. 0mL。 3. 2. 13 盖玻片:24mmX24mm或24mmX×48mm。 3.2. 14 显微镜:放大倍数400~600,具推进器和目镜测微尺。 3. 2. 15 解剖镜。 3.2. 16 血球计数器。 3. 2. 17 pH计:精密度为士0.01pH单位。 3.2.18分析天平或扭力天平。 3. 2. 19 电子天平:精确度为0.0001g。 3. 2. 20 荧光计:激发光波长450nm,发射光波长685nm。 3. 2. 21 分光光度计:波长应准确,波带宽度<2nm,消光值可读到0.001。 3. 2. 22 水下叶绿素测定仪。 3. 2. 23 真空泵。 3.2.24 小型电动搅拌器。 3. 2. 25 抽滤机。 3.2.26 匀浆器。 3.2.27 具塞离心管。 3. 2. 28 浮子和沉子。 3. 2.29 测定溶解氧全套器具:按GB/T7489的规定执行。 3.2.30生物实验室常用器材。 4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4.1采样 4.1.1采样点的设置 4.1.1.1江河、沟渠采样 4.1.1.1.1江河、沟渠采样分为河心区、沿岸带两个生态类型。河床较窄地段,于干流中心区采样。 4.1.1.1.2在河流的上、中、下游各段分段采样,在河流的主支流汇合处应增设采样点。 4.1.1.1.3根据调查目的,对河流的局部区域以及缓流或静水河段可分层采样。 4.1.1.1.4将各采样点的水样单独保存,也可根据需要将该断面上所采水样,按该断面横向采样点的 水样或该断面横向采样点同一深度的水样,按比例加以混合成混合水样,或该断面各采样点的水样垂直 混合;研究河心区与沿岸带种类组成时可将各采样点的水样单独保存。 4.1.1.2湖泊、水库采样 4.1.1.2.1在湖泊或水库具有代表性的湖区或库区中心处和进、出水口处采样,对于湖泊、水库内的特 异水体(如湖湾、库湾等)应增设若干个采样点;同时,视水域岸边的曲度大小增设采样点。 4.1.1.2.2若调查浮游生物的垂直分布情况,应在湖泊和水库的最深处分层取样。视水体情况,可设 1个~2个浮游生物垂直分布采样点。 湖泊与水库采样点的控制数量见表1。 2 SC/T 9402—2010 表1采样点的控制数量 水域面积,hm² 009> 500~1000 1000~5 000 5000~10 000 >10 000 采样点数量,个 2~4 3~5 4~6 5~7 >6 4.1.2 采样层次 水深3m以内、水团混和良好的水体,采表层(0.5m处)水样;水深3m~10m的水体,应至少分别 取表层和底层两个水样;水深大于10m时,应增加采样层。 上层(有光层)或温跃层以上采样层次应较密,每隔1m采1个样;在下层(缺光层)或温跃层以下, 隔2m~5m或更大距离采1个样。 4.1.3采样方法 4.1.3.1采样要求 4.1.3.1.1采集的水样应编号,贴上标签,填写水样登记卡(表2)。 表2 水样登记卡 采样时间 月日时 水样编号 水域名称 采样站号 采样深度,m 气温,℃ 水温,℃ 水 透明度,cm 色 pH 分析项目 采集者: 4.1.3.1.2采样时间与采样频率:采样时间宜在上午八时至十时,与水的理化性质调查采样同步进行, 至少应每季度采样一次;可根据调查期的水文、水温和水位等环境要素的变动来确定采样时段,也可根 据鱼类的发育或生理生态功能期安排采样,并同时测定采样点的水文、气象数据等,填写采样记录表(表 3)。 表3 采样记录表 水域名称 采样点号 采样点经度 采样点纬度 采样时间 样品类别 样品编号 样品量 采样工具 采样层次 固定剂 天 气 风力风向 气温,℃ 水温,℃ 水深,m 流速,m/s 透明度,cm pH 7底业质 其 他 周围环境 备 注 记录人: 4.1.3.2 浮游植物采样 4. 1. 3. 2. 1 定量样品应在定性采样之前用采水器采集。 4.1.3.2.2每个采样点应采水样1000mL。分层采样时,可将各层水样分别定量取平均值,或将各层 所采水样等量混匀后取1000mL再定量,作为此点的生物量样品。 3 SC/T 9402—2010 4.1.3.2.3定性样品用25号浮游植物网,使网口在水下50cm处作“oc”字形缓慢拖电采集 4.1.3.2.4供叶绿素测定用的水样应在浮游植物定量采样的同时用采水器采集500mL~2000mL; 分层采样时,根据需要将各层水样取500mL~2000mL,或可将各层所采水样等量混合后取500mL~ 2 000 mL. 水样注人水样瓶后,应避免阳光直射。如水样的进一步处理需要经较长时间,则应在低温下(0℃~ 4℃)保存,并加入质量分数为1%碳酸镁悬浊液,每升水样中加1mL,防止酸化。 4.1.3.2.5供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测定的采样应在晴天进行。样品应在浮游植物定量采样的同时用 采水器采集。各层次应分别采水样2000mL~2500mL。 4.1.3.3浮游
SC-T 9402-2010 淡水浮游生物调查技术规范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26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26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00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