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150 B 50 SC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产行业标准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the stock enhancement of hydrobios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2010-12-23 发布 2011-0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发布 SC/T 9401—2010 前 本标准遵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渔业局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山东省海洋捕捞生产管理站、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王四杰、王云中、涂忠、王熙杰、刘绍平、段辛斌、徐中发、信敬福, 行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I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的水域条件、本底调查,放流物种的质量、检验、包装、计数、运输、 投放,放流资源保护与监测,效果评价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公共水域的水生生物增殖放流。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 GB/T12763海洋调查规范 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 NY5051 NY 5052 无公害食品海水养殖用水水质 NY 5070 无公害食品水产品中渔药残留限量 NY 5071 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 NY 5072 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 SC/T2039 海水鱼类鱼卵、苗种计数方法 SC/T 9102 2渔业生态环境监测规范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 1 苗种offspring 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的幼体、稚体、受精卵、种子及孢子等。 3. 2 亲体 parents 已发育成熟且具备繁殖子代能力的水生生物个体。 3. 3 增殖放流thestockenhancement 采用放流、底播、移植等人工方式,向海洋、江河、湖泊、水库等公共水域投放亲体、苗种等活体水生 生物的活动。 3. 4 规格合格率size qualified rate 服务平台 符合规格要求的个体数占水生生物总数的百分比。 3.5 死亡率 death rate 死亡个体数占水生生物总数的百分比。 3.6 1 SC/T 94012010 伤残率 wound and deformity rate 发育畸形或肢体残缺、损坏的个体数占水生生物总数的百分比。 3.7 体色异常率abnormal body-colour rate 体色异常的个体数占水生生物总数的百分比。 3.8 挂脏率 viscera hanging rate 3. 9 伞径unbrelladiameter 海蛰类个体自然伸展时伞部边缘间的最大直径。 3. 10 资源监测 fishery resources monitoring 对增殖放流资源状况(包括数量和质量)进行连续或定期的观测和分析。 4水域条件 4.1放流水域 4.1.1系增殖放流对象的产卵场、索饵场或洄游通道。 4.1.2非倾废区,非盐场、电厂、养殖场等进、排水区。 4.2基本条件 4.2.1水域生态环境良好,水流畅通,温度、盐度、硬度等水质因子适宜。 4.2.2水质符合GB11607的规定。 4.2.3底质适宜,底质表层为非还原层污泥。 4.2.4增殖放流对象的饵料生物丰富,敌害生物较少。 5本底调查 增殖放流前,按照GB/T12763和SC/T9102的方法,对拟增殖放流水域进行生物资源与环境因 子状况调查,并据此选划适宜增殖放流水域,筛选适宜增殖放流种类,确定适宜增殖放流物种的生态放 流量及放流数量比例等。 6放流物种质量 6.1苗种来源 增殖放流苗种应当是本地种的原种或F1代,人工繁育的增殖放流苗种应由具备资质的生产单位提 供。其中,水生经济生物苗种供应单位需持有《水产苗种生产许可证》;珍稀、濒危生物苗种供应单位需 持有《水生野生动物驯养繁殖许可证》。禁止增殖放流外来种、杂交种、转基因种以及其他不符合生态要 求的水生生物物种。 6.2亲体来源 直接用于增殖放流的水生生物亲体由原种场提供;用于繁育增殖放流苗种的亲体应为本地野生原 种或原种场保育的原种。 6.3苗种培育 6.3.1人工繁育增殖放流苗种按照有关苗种繁育技术规范进行。其中,引用的水源水质符合GB 2 SC/T 9401—2010 11607的规定,苗种培育用水的水质符合NY5051或NY5052的规定。苗种培育中,投喂配合饲料符 合NY5072的规定,使用渔药符合NY5071的规定,禁止使用国家、行业颁布的禁用药物。 6.3.2人工繁育水生动物苗种,在放流前15d开始投喂活饵进行野性化,在放流前1d视自残行为 和程度酌情安排停食时间。 6.4物种质量 增殖放流物种质量应符合表1的要求。 表1增殖放流物种质量要求 别 类 项目 水生动物 水生植物 种子、受精卵等 规格整齐、活力强、外观完整、体表 规格整齐、外观完整、叶片平滑 规格整齐、外观完整 感官质量 光洁 舒展、色泽鲜亮纯正 规格合格率≥80%,死亡率、伤 规格合格率≥85%,死亡率、伤残 死亡率、伤残率等之和< 可数指标 残率、体色异常率之和<5% 10%,受精卵受精率≥85% 率、体色异常率、挂脏率之和<5% 农业部公告第1125号规定的水生 疫病 受精卵适应水生动物 动物疫病病种(附录 A)不得检出 国家、行业颁布的禁用药物不得检出,其他药物残留符合NY5070的要求 药物残留 6.5规格分类 主要增殖放流种类规格分类见表2。 表2主要增殖放流种类规格分类 规格分类 增殖放流种类 大规格 小规格 鱼类 平均代表长度≥80mm 80mm>平均代表长度≥20mm 虾类 平均体长≥25mm 25mm>平均体长≥10mm 蟹类 平均头胸甲宽≥20mm 20 mm>平均头胸甲宽≥6mm 贝类 平均壳长≥20mm 20 mm>平均壳长≥5 mm 海蟹类 平均伞径≥15mm 15 mm>平均伞径≥5 mm 平均体重≥5 g 海参类 5 g>平均体重≥1 g 平均躺长≥30mm 头足类 30 mm>平均嗣长≥10 mm 平均背甲长≥30mm 龟鳖类 30 mm>平均背甲长≥10 mm 大型水生植物 平均全长≥20mm 20 mm>平均全长≥5mm 注:鱼类代表长度按鱼种选测,执行GB/T12763的有关规定。 6.6规格测定 增殖放流物种的规格以放流现场测量为准。增殖放流物种出池前,逐池均量随机取样,取样总数量 不少于50尾(粒、只、头、株),测量规格,计算规格合格率。规格合格率达到表1要求,准许出池放流。 测量规格时,一并测量培育用水的温度、盐度、pH、溶解氧等参数,并填写增殖放流记录表(附录B)。 7检验 7.1检验资质 增殖放流物种须经具备资质的水产品质量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由检验机构出具检验合格文件。 7.2检验内容 执行6.4规定的项目。 7.3检验时限 增殖放流物种须在增殖放流前7d内组织检验。 3 SC/T 9401—2010 7.4检验组批 以一个增殖放流批次作为一个检验组批。 8包装 8.1包装工具 主要增殖放流种类包装工具应符合表3的要求。 表3主要增殖放流种类包装工具 增殖放流 游泳动物 贝类 水生植物 种子、受精卵等 种类 小规格 大规格 活水车、帆布 塑料编织 泡沫箱等 内包装为双层无毒塑料袋, 内包装为双层无毒塑料袋, 包装工具 外包装为泡沫箱或纸箱等 桶或塑料桶等 袋或麻袋等 外包装为泡沫箱或纸箱等 8.2包装措施 8.2.1根据增殖放流水域的温度、盐度提前调节培育用水的温度、盐度:温差<2℃;盐差<3。 8.2.2根据增殖放流物种的耐氧性、规格、放流日气温及运输时间、运输方式等因素,合理确定包装密 度,采取必要的充氧和控温措施。 8.2.3除外包装工具,其他包装工具应在使用前消毒处理。 8.2.4对于自残严重的物种,包装袋内须填充无毒隔离材料。 9计数 9.1计数方法 9.1.1全部重量法 适用于贝类、海参及大规格水生生物的增殖放流计数。对增殖放流生物全部称重,通过随机抽样计 算单位重量的个体数量,折算增殖放流生物总数量。 9.1.2抽样重量法 适用于小规格鱼类、虾类、蟹类、贝类、海类、种子等需塑料袋包装运输的增殖放流生物计数。将 每计量批次放流生物全部均匀装袋后,通过随机抽袋,对袋中样品沥水(蟹类、海蛰类除外,其他种类不 连续滴水为止)称重,按9.1.1的方法求出平均每袋生物数量,进而求得本计量批次增殖放流生物总数 量。 9.1.3抽样数量法 适用于小规格鱼类、头足类、龟鳖类、水生植物等需塑料袋包装运输的增殖放流生物计数。将每计 量批次放流生物全部均匀装袋后,通过随机抽袋,对袋中样品逐个计数求出平均每袋生物数量,进而求 得本计量批次增殖放流生物的总数量。 9.1.4抽样面积或长度法 适用于固着于附着基上的水生植物增殖放流计数。抽样计数方法按9.1.3的方法进行。 9.1.5受精卵计数法 按照SC/T2039的方法计数。 9.1.6逐个计数法 适用于大型濒危动物放流计数。对所有增殖放流生物逐个计数,求得总的放流数量。 9.2抽样规则 9.2.1计算单位重量生物数量时,大规格生物抽样重量(精度5g)不低于生物总重量的0.1%,小规格 生物抽样重量(精度1g)不低于生物总重量的0.03%,小规格虾类抽样重量(精度0.1g)不低于生物总 SC/T 9401--2010 重量的0.003%。最

pdf文档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第 1 页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第 2 页 SC-T 9401-2010 水生生物增殖放流技术规程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3:0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