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3.120.20 SN CCS A 10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313.1—2021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 业务技术检查规范 第1部分:通则 Specificationfor-business and technical inspection of import and export commodity inspection and appraisal institutions- Part 1: General rules 2021-06-18发布 2022-01-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SN/T5313.12021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 定起草。 本文件为SN/T5313的第1部分。SN/T5313已经发布了以下部分: 第1部分:通则; 第2部分:水尺计重; 一第3部分:容量计重; -第4部分:衡器鉴重; 一第5部分:残损鉴定; 第6部分:装运技术条件鉴定。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负责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厦门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中华人民共和国 福州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陈焕斌、史晓峰、王迎庆、王凡、林星辉、吕晶。 SN/T5313.1—2021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业务技术检查规范 第1部分:通则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以下简称检验鉴定机构)的投资者身份,管理和技术 质量管理体系等要求和海关对检验鉴定机构开展业务检查的规范。 本文件适用于海关对《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规定的检验鉴定机构的日常监督检查。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 用于本文件。 GB/T19001—2016(IS09001:2015,IDT)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管理办法(2016年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令第180号)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检验inspect 为广义的概念,可以是狭义的检验、鉴定或检测等过程之一或其复合,包括进出口商品的国际 贸易和国内贸易的检验。 3.2 书面检查documentcheck 海关组织检查组对检验鉴定机构提供的申请书、年度工作报告、相关证明等材料进行检查。 3.3 现场检查onsiteinspection 服务平台 海关组织检查组对检验鉴定机构的办公或开展检验工作的现场实施的检查,现场检查可运用以 下检查方式(包括但不限于): a)对检验工作质量实施检查; b)对检验商品实施抽查检验; c)对检验员实施理论/实践考核; d)对设备/设施进行技术验证; e)调取保留样品重新复查; f)开展比对实验; g)调取检验过程影像资料; h)向客户、利益相关方等了解情况,查阅和复制有关资料。 1 SN/T5313.1—2021 4检验鉴定机构要求 4.1投资者身份要求 4.1.1中资检验鉴定机构的投资者或者投资一方应当是以第三方身份,依法在国内专门从事检验鉴 定业务3年以上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合法机构或者自然人;中外合资、中外合作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的中方投资者或投资一方应当是 以第三方身份,在我国国内专门从事检验鉴定业务3年以上的法人或者自然人。 4.2管理和技术要求 4.2.1人力资源条件 4.2.1.1检验鉴定机构应建立和保持人员管理程序,确保人员的录用、培训、考核、授权和监督等 按照程序进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4.2.1.2检验鉴定机构应确保人员的数量、能力与其业务相适应。 4.2.1.3其他法律法规对特种设备、危险品及包装检验等对人员检验资格有特殊要求的,应符合相 关要求。 4.2.2设备设施和标准物质 4.2.2.1检验鉴定机构应建立和保持管理程序,确保设备/设施的配置、运输、存放、标识、校准、 核查、使用和维护等工作按照程序进行,并保留相关记录。 4.2.2.2如利用外部设备/设施进行检验,应对外部设备/设施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进行核查和评估, 并保留相关记录。 4.2.2.3影响量值传递的设备,应制定设备检定、校准、比对、确认的计划和程序并遵照执行。设备 校准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应确保所进行的校准和测量可追溯到国际单位SI。如无法朔源到国家、国际 测量基准,检验鉴定机构必须有合适的方法对设备的准确性和相关性进行自查,并保存自查的证据。 4.2.2.4检验鉴定机构应有程序来安全处置、运输、存储和使用参考标准和标准物质,以防正污染 或损坏,确保物质的完整性和测量值可追溯到SI测量单位或有证标准物质 4.2.3检验样品管理和控制 检验鉴定机构应建立适宜的样品管理程序,确保取样、制样、标识、传递、保存和废弃等整个 过程中得到有效管理和控制,避免样品发生变化、丢失、损坏或危害环境,保证样品的代表性、有效 性和完整性,并保留相关记录。 4.2.4检验方法管理和控制 4.2.4.1检验鉴定机构应对检验方法进行管理和控制。采用满足客户需求并适用于所进行的检验的合 适方法。当不能完全按照约定标准进行检验时,应提前告知客户,由双方协商确定一致可行的方案。 4.2.4.2当客户未指定所用方法时,由检验鉴定机构选择合适的方法并通知客户。应优先采用国际 国际区域性、国家和行业发布的标准方法。机构应确保使用标准的最新有效版本,除非该版本不适宜 或不可能使用。即使使用标准方法,当由于缺少作业指导书致可能影响检验过程的有效性时,检验鉴 定机构应形成针对检验过程技术控制的作业指导书。 4.2.4.3当没有标准方法或已有的标准方法不能适应或无法做到时,可以使用非标准方法。非标准 方法应满足客户的要求及检验的目的。对非标准方法、超出其预定范围的使用方法以及经过扩充和更 改的标准方法、由检验鉴定机构自行开发的检验方法和程序,应经过适当的验证和比对,并应形成文 2 SN/T5313.1—2021 件,以确保这些方法适合于预定用途,并满足特定要求。 4.2.5环境安全管理和控制 4.2.5.1检验鉴定机构应具有固定的住所、办公地点或检测场所。 4.2.5.2检验鉴定机构应制定环境管理程序,程序应覆盖固定、临时或移动的场所。通过对各种环 需要。 4.2.5.3从事危险化学品检验业务的检验鉴定机构必须建立安全生产程序文件并有效执行。 的进人和使用加以控制;应采取措施将不相容的区域进行有效隔离,以防止交叉污染。 4.2.5.5检验员如需要在辐射、高空、高温、粉尘、噪音、易燃、易爆、腐蚀、强烈刺激性气体挥 发空间等有害和/或危险环境下作业,应根据场地的有关安全规定和/或危险货物的安全数据单等要 求选择合适的防护措施,防止眼晴、皮肤、呼吸系统、生殖系统等受到伤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防 止爆炸、泄漏、辐射等安全事故 4.2.5.6危险品检验使用的一切仪表和器具,应符合防火、防爆、防静电、防辐射等安全要求。 4.2.5.7检验过程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废弃物应按照国家环境保护要求进行回收或控制,防止其 危害环境和人身安全。 4.3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和各项工作程序,将政策、制度、计划、程序和指导书等制成文件(包括质量 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和记录表单)或采用具有同等效果的管理系统,确保检验工作质量和独 立性、公正性、保密性。 4.3.2检验鉴定机构应建立评审客户要求的程序,明确客户提出的要求以及不能完全按照客户和标 准方法等要求的偏离。 4.3.3检验鉴定机构应建立工作指令控制体系,以确保向负责实施的人员及时下达明确的指令。 4.3.4检验鉴定机构应建立记录的标识、收集、编号、使用、归档、储存和处置程序。 4.3.5检验鉴定机构应制定检验结果质量和检验报告的控制程序 4.3.6检验鉴定机构因业务需要分包,应制定分包工作程序。通过调查、评估和选择有能力的分包 方,并将分包事项预先告知客户(由客户或法定管理机构指定的分包方除外),同时对分包方的检验 结果负责。 4.3.7检验鉴定机构应制定外部服务和供应品采购的程序,对重要消耗品、供应品和服务的供方进 行评价,并保存这些评价记录和获得批准的供应商名单。对检验结果有影响的供应品、试剂和关键易 耗品,在使用前应经过检验或其他方式核查,证明其符合有关规定要求后才可使用,并应保存符合性 检验/核查记录。 4.3.8检验鉴定机构使用任何其他方提供的信息作为机构做出符合性决定的一部分,应验证该信息 的完整性。 4.4其他条件 4.4.1检验鉴定机构应当是能够遵守我国法律法规和海关的有关规定,以第三方的身份独立、公正 地从事业务范围内的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并能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的主体: a)必须在许可、注册和其他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业务; b)机构的设立、变更、有效期满换证等事项应按照规定办理手续,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设立分支 机构; 3
SN-T 5313.1-2021 进出口商品检验鉴定机构业务技术检查规范 第1部分:通则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2:52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2.2 MB)
分享
友情链接
YD-T 2628.1-2021 演进的移动分组核心网络(EPC)设备技术要求 第1部分:支持E-UTRAN接入.pdf
GM-T 0084-2020 密码模块物理攻击缓解技术指南.pdf
GB-T 33136-2016信息技术服务数据中心服务能力成熟度模型.pdf
GB-T 32456-2015 橡胶塑料机械用电磁加热节能系统通用技术条件.pdf
DB12-T 1121-2022 基坑降水水资源论证技术规程 天津市.pdf
GB-T 37526-2019 太阳能资源评估方法.pdf
电信研究院 游耀东 DevSecOps在云网融合环境下的实践 2021.pdf
网络安全事件应急演练指南(试行) 2022 .pdf
GB-T 35965.1-2018 应急信息交互协议 第1部分:预警信息.pdf
GB-T 20282-2006 信息安全技术 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pdf
DB34-T 3433.2-2019 计量检测数据信息 第 2 部分:采集规范 安徽省.pdf
GB-T 1236-2017 工业通风机 用标准化风道性能试验.pdf
GB-T 40514-2021 电除尘器.pdf
GM-T 0006-2023 密码应用标识规范.pdf
T-CEC 595—2022 基于云的电力应用的开发与测试要求.pdf
GB-T 7256.1-2022 民用机场助航灯具 第1部分:一般要求.pdf
DL-T 2041-2019 分布式电源接入电网承载力评估导则.pdf
T-CESA 1219—2022 服务器基板管理控制器 BMC 测试方法.pdf
DB11-T 1855-2021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审查验收技术规范 北京市.pdf
YD-T 2701-2014 电信网和互联网安全防护基线配置要求及检测要求-操作系统.pdf
1
/
3
14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2.2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