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59. 060.01 SN CCS W 04 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检验检疫行业标准 SN/T5426—2022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Import and export textiles--Quantitative analysis- PE/PET compositefiber 2022-03-14发布 2022-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 发布 SN/T5426—2022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费静、陈晓、谢璐蔓、魏孟媛。 SN/T 5426—2022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中各纤维含量的分析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定性鉴别方法参见附录A)中各纤维含量的分析。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 本文件。 GB/T2910.1纺织品定量化学分析 第1部分:试验通则 GB/T8170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FZ/T01101纺织品纤维含量的测定物理法 3术语和定义 本文件没有需要界定的术语和定 4化学溶解法(二甲苯法) 4.1原理 用沸的二甲苯把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中聚乙烯部分从已知干燥质量的试样中溶解去除,收集残留 聚酯,清洗、烘干和称重,用修正后的质量计算其占复合纤维的干燥质量百分率。由差值得出复合纤维 准信息服务平台 中聚乙烯的质量百分率。 4.2试剂 4.2.1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规定的试剂。 4.2.2二甲苯:137℃~142℃的馏分,分析纯。 警告:该试剂对人体有危害,使用时应采取完善的保护措施。 4.2.3石油醚:分析纯。 4.3设备 4.3.1 使用GB/T2910.1和本部分规定的设备 4.3.2分析天平:精度0.1mg。 4.3.3具塞三角烧瓶:容量不少于500mL。 4.3.4回流冷凝器:适用于高沸点的液体,并连接三角烧瓶。 SN/T5426—2022 4.4试验步骤 按照GB/T29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对要过滤二甲苯(4.2.2)的玻璃埚先进行预热。称取1.0g(精确至0.1mg)的试样,将其放入 三角烧瓶中,加入100mL二甲苯,接上冷凝器,煮沸3min,用已知干重的玻璃砂芯过滤。 再重复上述操作两次(每次用50mL溶剂),连续两次用30mL煮沸的二甲苯洗涤烧瓶中残留物。 烧瓶和残留物冷却后,分别用75mL石油醚(4.2.3)洗涤两次,将残留物转移到玻璃砂芯中,重力 排液。 最后,将埚和残留物烘干,冷却,称重。 4.5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结果的计算和表示按GB/T2910.1规定。聚酯纤维的d值为1.00。 4.6精密度 对于均匀的纺织材料,在95%置信水平下,本方法测试结果的置信界限不超过土1%。 5显微镜法(纤维横截面面积法) 5.1原理 文本为 采用显微镜放大后,计算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横截面各部分面积,结合材料的密度,计算复合纤维 中各部分质量含量。 出版 5.2 仪器、工具和试剂 使用FZ/T01101规定的仪器、工具和试剂 5.3试验步骤 按照FZ/T01101规定的通用程序进行,然后按以下步骤操作 将制备好的试样放在显微镜载物台上,显微镜调到合适的放大倍数,使显示器上的纤维图像直径达 500倍~1000倍,利用检测系统软件的统计计算功能,每个样品量取30个,自动计算复合纤维各部分 的横截面面积平均值,单位为平方微米(μum) 5.4结果的计算和表示 按公式(1)分别计算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中聚乙烯和聚酯部分质量含量。 PPeSpE P pE = X 100. .(1) 式中: PPE——复合纤维中聚乙烯质量含量,%; 聚乙烯部分的密度0.96,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OPE- Spe——聚乙烯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平均值,单位为平方微米(μm"); 聚酯部分的密度1.38,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 PPET SpET——聚酯部分的横截面面积平均值,单位为平方微米(μm²)。 试验结果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表示。若平行实验结果的差异大于3.0%时,应测定第3个试 2 SN/T5426—2022 样,最终取3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最终结果按GB/T8170修约至一位小数。 6 仲裁试验方法 当对测试结果有异议时,化学溶解方法为仲裁试验方法。 7 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至少应给出以下内容: a) 说明试验是按照本方法进行的; b) 预处理方法的的详细说明; 每一个单值及其平均值,均精确至0.1%。 ) 3 SN/T5426—2022 附录A (资料性)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的定性鉴别方法 A.1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横截面、纵面形态特征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横截面、纵面形态特征见表A.1和图A.1、A.2。 表A.1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纵横截面、纵面形态特征 纤维名称 横截面形态 纵面形态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皮芯同心圆结构 纵向皮芯结构分界明显 企业标准信息服务平台 图A.1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横截面) 图A.2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纵面)

pdf文档 SN-T 5426-2022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SN-T 5426-2022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第 1 页 SN-T 5426-2022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第 2 页 SN-T 5426-2022 进出口纺织品 纤维定量分析 聚乙烯-聚酯复合纤维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06 08:12:51上传分享
友情链接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