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07.060 A 4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35235—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电线积冰 Specifications for surface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Wire icing 2018-07-01实施 2017-12-29 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 35235—2017 前言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系列标准包括以下17项标准: GB/T 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总则; -GB/T3522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云; -GB/T3522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象能见度; -GB/T3522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天气现象; GB/T 3522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气压; GB/T 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3522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GB/T 35228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降水量; GB/T 35229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雪深与雪压; GB/T35230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蒸发; GB/T3523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辐射; GB/T35232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日照; GB/T35233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温; GB/T35234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冻土; GB/T35235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电线积冰; GB/T3523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地面状态; GB/T3523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自动观测。 本标准按照GB/T1.1一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中国气象局提出。 本标准由全国气象仪器与观测方法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507)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气象局气象探测中心、黑龙江省气象局、湖北省气象局、河北省气象局、江西 省气象局、云南省气象局。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冯冬霞、涂满红、周海龙、杨志彪、关彦华、熊家宇、谢永德、王经业、李莉。 1 GB/T35235—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范电线积冰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中电线积冰观测的技术要求和观测方法。 本标准适用于地面气象观测中电线积冰的观测。 2规范性引用文件 2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35221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总则 GB/T35224地面气象观测规范天气现象 GB/T35226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空气温度和湿度 GB/T 35227 7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风向和风速 3 术语和定义 GB/T35221、GB/T35224、GB/T35226、GB/T35227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电线积冰 wireicing 雨淞、雾淞附着在导线上或湿雪冻结在导线上的现象 注:附着在导线上的霜、干雪花和沾附的雨滴,因气温下降至零下而冻结少量的冰,均不作为电线积冰 3.2 呈 process of icing 积冰过程 导线出现积冰起至积冰完全消失止的过程。 3.3 diameter of icing 积冰直径 导线横截面上电线积冰冰层表面上最远两点的距离 3.4 积冰厚度 thickness of icing 导线横截面上垂直于积冰直径方向上冰层表面上最远两点的距离。 3.5 积冰重量 量weight of icing 单位长度导线上电线积冰冰层的质量。 154 4技术要求 4.1观测项目 人工观测:积冰现象、积冰直径、积冰厚度、积冰重量 1 GB/T35235—2017 自动观测:积冰现象、积冰直径、积冰重量。 4.2 观测仪器 人工观测仪器:电线积冰架、合叶箱、量杯、台秤、外卡钳、米尺等(参见附录A)。 自动观测仪器:称重式电线积冰观测仪、图像式电线积冰观测仪等。 4.3观测场地 电线积冰观测尽量选择在观测场北面空旷、平整、适宜观测的场地。 5人工观测 52G 5.1仪器安装 5.1.1电线积冰架一般由两组支架组成,一组南北向,一组东西向,两组之间距离为150cm~200cm。 每组支架包括两根支柱和两根导线,导线宜采用长100cm、直径26.8mm的钢芯铝绞线。南北向支架 和东西向支架上的上导线,合称为“第一对”导线;两个方向上的下导线,合称为“第二对”导线, 对”导线,下导线合称为“第四对”导线 5.1.3积冰严重地区,两个方向上设置两组以上支架,每组支架只挂一根离地220cm导线。 5.2观测与记录 5.2.1积冰直径、厚度 5.2.1.1电线积冰观测应测定每一次积冰过程的最大积冰直径和积冰厚度,积冰直径和积冰厚度的单 位为毫米(mm),取整数,分方向记录。 5.2.1.2测量直径时把外卡钳两脚尖张开,对着冰层选定的部位,再慢慢收拢到脚尖刚好挨着冰层,使 两脚尖之间的距离相当于冰层的直径(见图1),然后用米尺测量两脚尖的距离,即为积冰直径。用相同 的方法测量积冰厚度。 H径 直径 图1电线积冰不同切面的直径和厚度 5.2.1.3冰层的表面往往不很整齐,因此导线上各点的冰层切面不完全相同,测量时应区别对待(见 图2)。一般情况下,应在导线的中央部分测量;当冰层上有较大的隆突部分,但隆突部分数量很少,分 布稀疏,测量时可不予考虑,而按多数冰层的切面测定;若隆突部数量较多,分布较密,测量时应按隆突 的大小适当地加以平均。 2 GB/T35235—2017 物 直 图2电线积冰不同切面的直径测量方法 5.2.1.4每一次积冰过程都应分方向测定积冰直径和积冰厚度。结合天气条件估计已达本次积冰的最 大程度时,应开始在“第一对”导线上进行积冰直径和积冰厚度的测量,然后记录。 5.2.1.5当出现一个方向有电线积冰而另二个方向上没有,或两者起止时间不一致,或一个方向达到测 量标准而另一个方向未达到测量标准时,两个方向的电线积冰应分别按要求测量和记录。 5.2.1.6第一次测量后,当“第二对”电线积冰直径、厚度已超过“第一对”的测量值时,应选择适当时机 对“第二对”导线上的冰层进行测量和记录。当第二次测量仍未达到积冰的最大程度时,应继续对“第三 对”导线上的冰层进行测量和记录,依此类推。 5.2.1.7当积冰发生较大崩塌前未能测量最大直径、厚度和重量时,应在发现崩塌时立即进行测量并记 录崩塌前的积冰直径和积冰厚度的大概状况。 5.2.2积冰重量 5.2.2.1当单纯的雾淞直径较导线直径增加了11mm及以上,雨淞、湿雪冻结物或包括雾淞在内的混 合积冰直径较导线直径增加了4mm及以上时,应测定积冰重量。积冰重量的单位为"g/m”,取整数, 分方向记录。 5.2.2.2将合页箱张开置于选定的冰层下方,仔细地取下25cm长的冰层,并随即刮去导线上剩余的冰 层。取冰时应小心操作,不应散失取下的积冰 5.2.2.3如合页箱能扣住导线上的冰层且有备用导线,也可将25cm长的冰层扣在合页箱内后,把导线 连同合页箱从积冰架上水平取下来,随即把备用导线装到积冰架上。 5.2.2.4台秤测量方法:将带回室内的合页箱直接称量,然后扣除非积冰的重量,得出25cm长冰层段 的重量,将此值乘以4,即为积冰重量。 5.2.2.5:量杯测量方法:待合页箱内冰层融化后,把水注入毫升量杯,量出水的体积数(单位:mL),就是 25cm长的冰层重量数(单位:g),将此值乘以4,即为积冰重量。 5.2.2.6从导线上测定的完整冰层段的长度不足25cm时,应记录所测量的冰层长度,并按式(1)换算 成积冰重量: ....(1) 7 式中: W——积冰重量,单位为克每米(g/m); wl——被测长度上冰层重量,单位为克(g); l——被测量的冰层长度,单位为厘米(cm)。 5.2.3气温、风速和风向 5.2.3.1电线积冰观测后,应观测气温、风向和风速(2min平均)并记录。 5.2.3.2当两个方向导线上的积冰不是一次相继测量时,则在每一个方向积冰测量后都应观测气温和 风向风速,并分方向记录。 3
GB-T 35235-2017 地面气象观测规范 电线积冰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24 10:20:1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1.1 MB)
分享
友情链接
DB37-T 3521.2-2019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 第2部分:核心元数据 山东省.pdf
DB5223-T 15-2021 新市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补助规范 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pdf
GB-T 32747-2016 岩土工程仪器安全要求.pdf
DB21-T 3297-2020 安全培训过程管理实施指南 辽宁省.pdf
GB-T 19568-2017 风力发电机组 装配和安装规范.pdf
TOGAF 业务架构.pdf
DB32-T 4659.2-2024 医院公共卫生工作规范 第2部分:疾控机构医防融合工作指南 江苏省.pdf
T-ZSPH 04—2021 智慧建筑节能低碳运行评价标准.pdf
DB46-T 154-2009 电梯节能改造技术指南 海南省.pdf
GB-T 42859-2023 航天产品质量问题三个面向分析方法实施要求.pdf
GB-T 15166.1-2019 高压交流熔断器 第1部分:术语.pdf
T-ZZB 1934—2020 超高效节能电机用高绝缘漆包铜圆线.pdf
GB-T 40665.1-2021 中医四诊操作规范 第1部分:望诊.pdf
DB65-T 4536.5—2022 电子政务外网建设规范第5部分:网络安全实施指南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pdf
DB22-T 1707-2012 用能单位供配电系统节能监测 吉林省.pdf
T-DFLX 013—2023 梅花鹿茸冻干技术规范.pdf
ISO IEC 20924 2024 Internet of Things (IoT) and digital twin — Vocabulary.pdf
GB-T 31191-2014 常温锰系脱氧剂脱氧性能试验方法.pdf
深信服 aTrust零信任技术白皮书V1.4 2022.pdf
T-CSAE 184—2021 电动汽车动力蓄电池健康状态评价指标 及估算误差试验方法.pdf
1
/
3
9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1.1 M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