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文库搜索
切换导航
文件分类
频道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文件分类
仅15元无限下载
联系我们
问题反馈
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16 GR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GB/T 22101.4—2009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4部分:枯萎病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for evaluating resistance of 2009-10-30发布 2009-12-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发布 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 GB/T22101.4—2009 前言 GB/T22101《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1部分:棉铃虫; 第2部分:蚜虫; —第3部分:红铃虫; 一第4部分:枯萎病; 一第5部分:黄菱病。 本部分是GB/T22101的第4部分。 本部分的附录B为规范性附录,附录A为资料性附录。 本部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提出并归口。 本部分主要起草人:简桂良、孙文姬、马存、石磊岩、邹亚飞、郭荣。 GB/T22101.4—2009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4部分:枯萎病 1范围 GB/T22101的本部分规定了棉花抗枯萎病[病原菌:尖镰孢菱為专化型(Fusariumo.cysporum Schl.f.sp.vasinfectum(Atk.)SnyderetHansen)的鉴定方法和抗性评定标准。 本部分适用于棉花抗枯萎病性鉴定和抗性评定。 2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GB/T22101的本部分。 2. 1 发病率rateof infected 发病棉苗占总棉苗数的百分率。 2.2 病情指数disease index 全面考核发病率和严重程度的综合指标。 3病原菌的培养 3.1培养病原菌的基本设备 恒温箱、超净工作台、高压灭菌锅、冰箱、可控温的温室(使温度保持在20℃~28℃之间)、塑料 盆、铝锅、电炉、培养皿、试管、剪子、镊子、广口瓶、酒精灯等。 3.2鉴定所用枯萎病菌小种 由于棉花枯菱病菌7号小种分布最广,为此宜选用7号小种,但各地亦可根据当地的优势小种,选 择所用菌系。 3.3枯萎病病原菌培养 枯萎病病原菌(参见附录A)菌种培养物采用麦粒或麦粒砂培养(麦砂比为3:1),先将麦粒用水浸 泡12h以上,再用水煮涨为止,沥干水分后拌人细砂,装人广口瓶,湿热灭菌2h;在超净工作台上将已 培养好的枯萎病菌平板或斜面接入其中,随后置于25℃温箱培养7d~10d。 3.4鉴定用病土的接菌 用筛过的无病土,经160℃干热灭菌。然后,将病菌麦粒或麦粒砂培养物按土重的2%~3%的比 例加入到灭菌王中,混合均匀。用干净的报纸卷成直径6cm,高8cm的有底纸钵,将已混均匀的带菌 土装人钵中,至2/3高度,随后将其装人30cm×20cm×9cm的塑料盆中,待用。 3.5鉴定材料种植方法 鉴定材料种植于温室,采用纸钵土壤接菌盆栽法。3次重复,每重复一盆12钵,每个鉴定材料3盆, 共36钵;播种前每盆先浇300mL自来水,使钵中的土吸足水分,随后将已催芽的待鉴定品种的种子先 拌5%的多菌灵杀菌剂,再摆放于钵中,每钵6粒~8粒棉籽;然后用无菌土覆盖(高度与钵平齐),再浇 人200mL自来水 3.6标准对照 鉴定中选用一个感病对照和一个抗病对照,抗病对照采用“86-1号”,感病对照可选用“冀棉11号” 1 GB/T22101.4—2009 或“鄂荆1号”或本地区的常规感病品种。抗病对照选择标准为在常规接菌量下病情指数小于10的品 种;感病对照选择标准为在常规接菌量下病情指数大于50的品种。 4调查记载方法 4.1棉苗的管理 播种后将塑料盆置于温室中,进行育苗,温室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切勿超过30℃,进行 精心管理。棉苗拱土前,只要钵中土壤不会太干,一般不要再浇水。棉苗出土后,注意保持盆中的干湿 度,主壤湿度保持在60%~80%为宜,早晚注意温度变化,防止温度过高和过低。 4.2发病调查 在棉苗第一片真叶长出后,棉花枯萎病陆续开始发生,在播种后一个月左右开始调查各品种的枯菱 病发生情况,调查鉴定结果记录到鉴定结果原始记录表,见附录B。采用5级分级法,可进行数次调查, 当感病对照病情指数达50以上时,即可全面调查各品种的发病率,求出病情指数,进行校正后,评判各 品种的抗病水平。 4.3调查分级标准 温室苗期棉花枯萎病的主要症状为青枯型和黄色网纹型,真叶和子叶发生萎焉,叶片变软,下垂,叶 缘开始调枯,叶脉变黄,以致叶片枯萎,棉株死亡。各病级分级标准如下: 0级:棉株健康,无病叶,生长正常。 1级:棉株1片~2片子叶变黄萎焉 2级:棉株2片子叶和1片真叶变黄萎,叶脉呈黄色网纹状 3级:棉株2片子叶及2片或2片以上真叶变黄萎焉,叶脉呈黄色网纹状或青枯状;棉株矮化或 萎為。 4级:棉株所有叶片发病,棉株枯死。 4.4调查结果的统计 根据调查的结果计算各品种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 发病率以“R”计,数值以“%”表示,按式(1)计算: Ri=×100 (1) nt 式中: n;发病株数; nt总株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病情指数以"DI"计,按式(2)计算: .(2) nX4 式中: d。—相应病级; n—各病级病株数; n.—总株数。 计算结果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SAG 5鉴定结果的校正 由于鉴定的外界条件,包括地区间不可能完全一致,即使同一地区年度间、批次间鉴定结果也可能 存在差异。为此,应对鉴定结果进行校正,即采用相对病情指数进行校正。方法为:鉴定中必须设感病 2 GB/T 22101.4—2009 对照,在感病对照病情指数达50.0以上时进行发病调查,由于感病对照病情指数不可能刚好为50.0, 为此,采用校正系数K来进行校正,K值的求法按式(3)计算: 50.00 K= .......(3) DIck 式中: 50.00- 感病对照标准病情指数; DIck- 本次鉴定感病对照病情指数 用K值与本次鉴定中被鉴定品种的病情指数相乘,求得被鉴定品种的相对病情指数(RDI),RDI 按式(4)计算: RDI = DI X K :(4) 式中: DI被鉴定品种病情指数; K——校正系数。 以K值在0.75~1.25(相当于病情指数66.67~40.00)范围之间的鉴定结果为准确可靠 鉴定结果的评价 6 根据被鉴定品种的相对病情指数的大小评定品种的抗性级别,各级别评定标准如表1。 表1棉花品种抗枯萎病性评定标准 级别 抗性类型 英文缩写 相对病情指数标准 1 免疫 I RDI=0 2 高抗 HR 0<RDI≤5.0 3 抗病 R 5.0<RDI≤10.0 4 耐病 T 10.0<RDI≤20.0 5 感病 s RDI>20.0 3
GB-T 22101.4-2009 棉花抗病虫性评价技术规范 第4部分:枯萎病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赞助2.5元下载(无需注册)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赞助2.5元下载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2-13 02:23:54
上传分享
举报
下载
原文档
(982.0 KB)
分享
友情链接
DB1408-T005-2020 果园植保器械农药有效沉积率评价技术规程 运城市.pdf
GB-T 36627-2018 信息安全技术 网络安全等级保护测试评估技术指南.pdf
NY-T 3692-2020 水稻耐盐性鉴定技术规程.pdf
GB-T 22484-2016 城市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pdf
T-CSTM 00065—2019 丙烯酸催化剂.pdf
T-GIES 012—2023 LED驱动电源技术规范.pdf
T-CAQI 157—2020 检验检测机构合规性评价指南.pdf
T-CIIA 023—2022 科学数据 云平台运维流程与要求.pdf
GB-T 32673-2016 架空输电线路故障巡视技术导则.pdf
T-GZBC 16.1—2019 医疗数据中心建设规范 第1部分 临床数据中心.pdf
GB-T 39117-2020 智能制造能力成熟度评估方法.pdf
GB-T 23872.1-2009 岩土工程仪器 土压力计 第1部分:振弦式土压力计.pdf
GB-T 15843.3-2023 信息技术 安全技术 实体鉴别 第3部分:采用数字签名技术的机制.pdf
GB-T 26141.2-2010 无损检测 射线照相底片数字化系统的质量鉴定 第2部分:最低要求.pdf
T-CEC 5072—2022 抽水蓄能电站高压压水试验规程.pdf
DB22-T 1582-2012 工业企业能源计量数据管理规范 吉林省.pdf
WST 416-2013 干扰实验指南.pdf
GB-T 43368-2023 宇航用分离脱落连接器通用规范.pdf
GB-T 29490-2023 企业知识产权合规管理体系 要求.pdf
GB-T 6901-2017 硅质耐火材料化学分析方法.pdf
1
/
3
7
评价文档
赞助2.5元 点击下载(982.0 KB)
回到顶部
×
微信扫码支付
2.5
元 自动下载
官方客服微信:siduwenku
支付 完成后 如未跳转 点击这里 下载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
微信(点击查看客服)
,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