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3.020.10
CCS
Z 04
团体 标准
T/CSES 39—2021
保护人体健康的优控污染物筛选技术指南
Technical guidelines for screening of priority pollutants on the
protection of human health
2021 - 12 - 22发布 2022 - 01 - 01实施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发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39 —2021
I 目次
前言 ................................ ................................ ................. 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筛选原则 ................................ ................................ ........... 1
5 工作内容与程序 ................................ ................................ ..... 1
6 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的确定 ................................ ........................... 2
7 污染物候选名单的确定 ................................ ............................... 3
8 优控污染物名录的确定 ................................ ............................... 4
附录A(规范性) 毒性评分原则 ................................ ......................... 5
附录B(规范性) 暴露剂量估算 ................................ ......................... 7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39 —2021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
本文件由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 提出。
本文件由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生态环境部华南环境科学研究所、湖北省生态环境科学研究院、中科鼎实环境工
程有限公司 、上海大学 、中山大学 。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于云江、于紫玲、蔡俊雄、王善仙、金增伟、叶贝、 李辉、王子琛、毛豆、李
万斌、於进、 董光辉、 向明灯、郑晶、朱晓辉、马瑞雪。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39 —2021
1
保护人体健康的优控污染物筛选技术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保护人体健康的 优控污染物筛选原则、程序、内容和方法。
本文件适用于 保护人体健康 的化学性 污染物的筛选。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 其中, 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HJ 875 环境污染物人群暴露评估技术指南
HJ 1185 区域性土壤环境背景含量统计技术导则(试行)
《环境与健康横断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指南》(环境保护部公告 2017年 第63号)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优控污染物 priority pollutants
从众多有毒有害的污染物中筛选出在环境中检出频率高、毒性大,并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较
大风险的化学物质。
暴露路径 exposure pathway
污染物从 污染源到与暴露受体接触的途径,主要包括污染物来源 、环境归趋和传输、暴露地点 、暴
露方式(如消化道摄入、呼吸道吸入和皮肤吸收等)以及暴露人群等五部分内容。
4 筛选原则
优控污染物 筛选的原则包括:
a) 具有较大的产生量或排放量,并 在环境中广泛存在的污染物 ;
b) 国内外已公布标准或基准的污染物 ;
c) 生态毒性和人体健康毒性效应较大的污染物 ;
d) 优先考虑暴露人口数量多的污染物 ;
e) 具备一定监测基础的污染物。
5 工作内容与程序
工作内容包括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确定、 污染物候选名单确定和优控污染物名录确定三个筛选步骤。
工作程序见图 1。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39 —2021
2
图1 保护人体健康的优控污染物筛选程序
6 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的确定
一般技术要求
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的确定基于清单的方法,结合污染物在国内外优先 /有毒污染物清单、国内外
环境质量标准或基准清单等的收录 数情况,将总收录 ≥4或国内收录 ≥3的污染物 纳入初始污染物候选
名单(PCCL)。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39 —2021
3
初筛名单选择
初筛名单的选择主要 包括国内优先 /有毒污染物清单、国内环境质量标准清单、国外优先污染物清
单和国外环境健康基准或标准清单。 另外选取国内污染物排放标准清单或国家监测或专项调查污染物清
单作为补充清单。
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确定
收录的污染物中 总收录≥4或国内收录 ≥3的均纳入 初始污染物候选名单 (PCCL)。
7 污染物候选名单的确定
一般技术要求
污染物候选名单的确定基于半定量的方法,选用污染物检出 频率、污染物毒性和人群暴露 三个参数
作为筛选指标。三个参数各自的最高得分为 600分,三者之和即为该污染物的总分,按分值高低排序形
成污染物候选名单。
污染物检出频率得分
收集权威文献期刊、国家监测系统监测报告、政府部门开展的大规模专项调查报告等相关污染物检
出率数据,按照 HJ 1185和《环境与健康横断面调查数据统计分析技术指南》的技术要求进行数据获取
和数据处理,确定调查地区污染物的检出频率。 以所有污染物中检出 频率最大值(DF max)作为参考,
污染物 i的检出频率得分 (DFS f)按照公式( 1)计算:
max600i
fDFDFSDF= ································ ································ · (1)
式中:
DFS f ——污染物检出频率得分 ;
DF i ——污染物 i的检出频率 ;
DF max ——所有污染物中 检出频率 最大值。
污染物毒性得分
污染物的毒性 得分( EFS t)主要考虑污染物对人群的 毒性效应 。将污染物的健康危害类别分成急性
毒性效应和慢性毒性效应。其中急性毒性效应考虑急性毒性 (含经口、 经皮肤和吸入)、 皮肤腐蚀刺激、
眼损伤 /眼刺激和单次接触特异性靶器官毒性;慢性毒性效应包括致癌性、 生殖毒性和其他慢性毒性 (反
复接触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呼吸道或皮肤致敏 ),根据其风险等级的高、中、低和零分别计 3分(强毒
性)、2分(毒性)、1分(有害) 和0分。具体评分原则见附录 A 中的表A.1~表A.4。最终的污染物
毒性效应得分分为 3步,按照公式( 2)~公式( 4)计算:
3carc i reprod i other i
iTS TS TSCTS− − −++= ································ ···················· (2)
2ii
iCTS ATSTS+= ································ ································ ··· (3)
max600i
tTSEFSTS= ································ ································ ·· (4)
式中:
CTSi ——污染物i的慢性毒性计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SES 39 —2021
4 TScarc-i ——污染物i的致癌性计分;
TSreprod-i ——污染物i的生殖毒性计分;
TSother-i ——污染物i的其他慢性毒性计分;
TSi ——污染物i的毒性
T-CSES 39—2021 保护人体健康的优控污染物筛选技术指南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2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2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52:38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