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11.060.01
CCS
C05
T/CHSA 010-2022
儿童间隙保持器临床 应用专家共识
Expert consensus on the space maintainer in children
2022- 01-17发布 2022-02-01实施
中华口腔医学会 发布 中华口腔医学会
团 体 标 准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10 -2022
I 目次
前言 ................................ ................................ ................. II
引言 ................................ ................................ ................ III
1 范围 ................................ ................................ ...............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 ................................ ..... 1
3 术语和定义 ................................ ................................ ......... 1
4 间隙保持器概述 ................................ ................................ ..... 1
4.1 乳牙早失后的间隙变化 ................................ ........................... 1
4.2 间隙保持的意义 ................................ ................................ . 2
4.3 保持间隙需要考虑的有关因素 ................................ ..................... 2
4.4 间隙保持器的分类 ................................ ............................... 2
5 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 ................................ ............................... 2
5.1 带环或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 ..................... 2
5.2 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 ............................... 4
5.3 Nance弓(腭弓)式间隙保持器 ................................ .................... 4
5.4 可摘式间隙保持器 ................................ ............................... 5
5.5 远中导板式间隙保持器 ................................ ........................... 6
6 各类间隙保持器的选择建议 ................................ ........................... 7
6.1 单颗乳磨牙早失,两侧邻牙存在 ................................ ................... 7
6.2 单颗第二乳磨牙早失,第一恒磨牙尚未出龈 ................................ ......... 8
6.3 单颌双侧分 别有一颗乳磨牙早失,两侧邻牙存在 ................................ ..... 8
6.4 单颌两颗及以上乳磨牙早失 ................................ ....................... 8
6.5 乳前牙早失或伴有乳前牙早失 ................................ ..................... 8
6.6 第一恒磨牙早失 ................................ ................................ . 9
参考文献 ................................ ................................ ............. 10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10 -2022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 GB/T 1.1 —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 提出。
本文件由 中华口腔医学会 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 空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北京大学口腔医学院、四川大 学华西口腔医学院、上
海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武汉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同济大学口腔医学院、中国
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南京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 西安交通大学口腔医学院。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 王小竞、吴礼安、轩昆、白玉娣、张彩娣、陈宇江、葛鑫、汪璐璐、张百泽、
陈莎莎、王军辉、杜样、王琪、邸天凯、韩欣欣、刘佳佳、姜雨然、卢晓爔、葛立宏、秦满、邹静、汪
俊、宋光泰、赵玮、赵玉梅、陈旭,尚佳健 、梅予锋、郭青玉。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10 -2022
III 引言
牙齿在牙弓中保持正确的位置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这些因素失去平衡,与相邻牙的
紧密接触关系就会改变并出现牙齿错位。乳牙过早缺失,将可能影响继承恒牙的正常萌出而造成恒牙排
列不齐。恒牙列受影响的程度受儿童乳牙缺失时的年龄、牙列阶段、乳牙缺失的牙位及数目 等所影响。
乳尖牙或乳磨牙早失后,发生恒牙列错
畸形的机会比无乳牙早失者高 3~4倍。因此,对乳牙进行积极
治疗,去除引起儿童牙齿早失的各种因素显得至关 重要。儿童牙齿早失后,为了防止邻牙向缺隙部位倾
斜和对颌牙伸长,可 设计间隙保持器 保持早失牙齿的近远中间隙和垂直间 隙,促进 继承恒牙 正常萌出。
众多研究结果表明,间隙保持器的应用可 有效防止牙列间隙的丧失,减少错
畸形的发生[1-3]。但
由于目前国内外尚缺乏儿童间隙保持器的应用规范,使得在实际应用中,临床医生难以把握其适应证,
且目前在已经开展这项技术的专业人群中,对儿童间隙保持器的制备标准、戴入步骤、术后维护等也存
在标准不一,细节把握不清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这项儿童口腔实用技术在国内的规范化使用,
并影响了这项技术的临床成功率。
针对上述情况, 中华口腔医学会儿童口腔医学专业委员会召集国内著名医学院校及医院专家对此进
行专题讨论,同时借鉴和参考国内外近年来应用儿童间隙保持器的研究成果与诊治经验,最终提出此 专
家共识,供临床医师参考。
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
T/CHSA 010 -2022
1
儿童间隙保持器临床应用 专家共识
1 范围
本专家共识给出了儿童间隙保持器应用过程中的术语、从儿童间隙保持器应用的临床意义、类型、
适应证、操作步骤、术中及术后操作注意事项、术后维护等方面对这项技术进行指导,并针对儿童间隙
保持器应用的特殊情况进行说明。
本专家共识适用于中国各级医疗单位的医务人员在牙齿早失时正确、规范地使用间隙保持器。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间隙保持器 space maintainer
是通过维持早失牙间隙以保障牙弓长度的一种口腔装置,能够在不影响患儿正常生长发育的同时,
为正常咬合关系的建立 提供有利条件 。
3.2
带环或全冠丝圈式间隙保持器 band/crown loop space maintainer
是在选择的基牙上装配带环或全冠,在缺失牙处通过弯制的金属丝 维持缺隙的近远中距离。
3.3
舌弓式间隙保持器 lingual arch space maintainer
是在下颌两侧第二乳磨牙或第一恒磨牙上固定带环, 用不锈钢丝按照牙弓形态弯制舌弓焊接于两侧
带环的舌侧,以保持牙弓周长的下颌固定式间隙保持 器。
3.4
Nance弓(腭弓)式间隙保持 器 Nance maxillary holding arch space maintainer
是在上颌两侧第
T-CHSA 010—2022 儿童间隙保持器的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2-12-13 11:40:1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