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65.020 B 6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2093—20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 for rapid propagation of phalaenopsis amabilis 文稿版次选择 2014 - 06 - 01 发布 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 2014 - 07 - 01 实施 发 布 DB34/T 2093—2014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提出,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科院园艺研究所、安徽省盆栽花卉工程研究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张金云、谢光坤、秦改花、束冰、王生旭、伊兴凯、潘海发、杨连信。 I DB34/T 2093—20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蝴蝶兰组培快繁的术语和定义、仪器设备、培养基、无菌操作、外植体的接种与转代、 组培苗分级、炼苗与移栽、出圃、包装、标识、运输。 本标准适用于蝴蝶兰的组培快繁。 2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2.1 1.5 寸、2.5 寸、3.5 寸苗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蝴蝶兰种苗通常被业内分为 1.5 寸、2.5 寸和 3.5 寸三个规格,1 英寸=2.54 cm,分别代表蝴蝶兰种苗栽植的容器的直径为 4 cm、6.5 cm 和 9 cm。 3 仪器设备 3.1 消毒设备 高压灭菌锅,水浴锅,医用小推车,专用托盘,微波炉等。 3.2 洗涤设备 洗瓶机,培养基自动定量灌装机,晾瓶架,毛刷等。 3.3 称量设备 电子精密天平,电子天平等。 3.4 中央实验室设备 中央实验台,试剂架,试验台,试剂柜,光照培养箱,边台实验台等。 3.5 接种室设备 接种箱或超净工作台,接种专用工作服,接种用专用盘,解剖刀,口罩,鞋套,专用记号笔,脱脂 棉/脱脂纱布,紫外线杀菌灯等。 3.6 培养室设备 高效节能培养架,光谱灯,紫外线杀菌灯,温湿度计,程控定时器,组培筐,生化培养箱,三角烧 瓶,烧杯,量筒,组培瓶,组培盖或封口膜,棉线,长镊子,剪刀,容量瓶,移液管,牛皮纸等。 1 DB34/T 2093—2014 4 培养基 4.1 初代培养基 MS + 6-BA 3~5 mg/L + NAA 0.3~0.5 mg/L+ 蔗糖 20 g/L + 琼脂 7~8 g/L,pH 为 5.2~5.8。 植物生长调节剂根据蝴蝶兰品系品种的不同按需选择,常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有 6-BA、Ad、IAA、 ZT 等,使用浓度因品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4.2 增殖培养基 MS + 6-BA 3.0~5.0 mg/L + NAA 0.3~0.5 mg/L + 蔗糖 20 g/L + 琼脂 7~8 g/L,pH 为 5.2~ 5.8。6-BA 少数品种需继续加大浓度。 4.3 壮苗培养基 MS + 蔗糖 20 g/L + 琼脂 7~8 g/L + 活性炭 1 g/L,pH 为 5.2~5.8。 4.4 生根培养基 MS + IBA 0.2 mg/L + NAA 0.1~0.2 mg/L + 蔗糖 15 g/L + 琼脂 7~8 g/L + 活性炭 1 g/L,pH 为 5.2~5.8。 5 无菌操作 5.1 培养基灭菌 将配好的培养基加入琼脂加热溶解,趁热分装于 100 ml 组培瓶中,每瓶约 30 ml。待培养基冷却 凝固后,盖上组培盖,或盖上封口膜并用棉线扎牢,然后在高压灭菌锅中 121℃下灭菌 20 min。取出 组培瓶放在台子上,冷却后备用。接种操作所需的一切用具如长镊子、解剖刀、剪刀等及灭菌水,需同 时灭菌。 5.2 外植体 5.2.1 外植体选择 蝴蝶兰组培快繁中采用花梗做外植体,花梗需成熟﹑健壮,通常带3 朵~6 朵花;花梗花朵无畸形、 无病虫害、无严重机械损伤、严重脱水等现象;花型花色完全符合本品种特性,花色均一、花朵排序整 齐。花梗在采切前需适当控水控肥和增强光照。 5.2.2 外植体建档 对采集好用于做外植体的花梗首先进行生产编号、病毒检测等,建立建全接种外植体的档案,如品 种正式登录名或别名、父母本登录名、品种来源、照片资料,育种者全名、植株规格、植株生长状况、 株型、花色包含排序、花朵大小、朵间距、花型描述、花色描述、花梗高度、花梗数量、叶幅大小、养 护难易及注意要点、催花难易及注意要点;组培各阶段表现包含诱导、增殖 1-N 代表现、壮苗生根、 定植。 5.2.3 外植体消毒 2 DB34/T 2093—2014 将采集的花梗保湿迅速带回实验室,切成 1 cm~2 cm 长的单芽茎段,用肥皂水洗两遍。在超净工 作台上将洗好的单芽茎段放在消毒的广口瓶内,加入 2 倍花梗体积的 5%双氧水进行表面消毒,消毒 时间为 20 min 左右,然后用无菌水冲洗 2 遍,随后将花梗夹于无菌纸上风干,用枪形镊剥除苞叶。 剥掉苞叶的花梗再放入一个无菌广口瓶中,加入花梗 2 倍体积的 0.1%升汞进行消毒,消毒过程中不 断摇晃瓶子,使消毒液充分接触花梗,消毒时间为 10 min 左右。然后再用无菌水冲洗 4 次,以彻底 冲洗掉外植体上残留的消毒液。最后将消完毒的花梗放在无菌滤纸上吸干多余的水分备用。 6 外植体的接种与转代 6.1 外植体的接种 在超净工作台上,用手术刀在芽上端 0.5 cm 处平切,芽下端 1.0 cm 处斜切以使芽体与培养基充 分接触,然后接入初代培养的培养基中,接种时需注意芽的方向。初代培养时每瓶不宜接种太多,以防 污染造成巨大损失,通常每瓶宜接种 2 个~3 个外植体。接种后,在瓶子的下角用记号笔标记接种材 料、培养基、操作人员的编号以及接种时间等信息。 6.1.1 初代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 22 ±2℃。所使用的温度计都必须经过校正,每个温度计上都要标明校正值及温度范 围。培养前期 7 d~10 d 需暗培养,待有芽萌发后转入光下培养,光照强度为 1000 lx,光照时间 8 h/d~ 10 h/d。 6.2 转代 6.2.1 增殖培养 待芽长到 2.0 cm~3.0 cm,营养芽的两个叶片开始展开时,可进行增殖培养。增殖培养接种的密 度不宜过大或过小,密度过大,芽苗扩增的空间和营养受限,继代时间短,密度过小,使生产成本增加。 对于 500 mL 的培养甁,一般每瓶以接种 30 个左右的芽为宜。每次接种完后需在瓶子下方标记好接种 材料编号、继代次数、操作人员编号以及接种日期等信息。 6.2.1.1 增殖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 25℃ ± 2℃,光照强度 1500 lx,光照时间 10 h/d~12 h/d。 6.2.2 壮苗培养 切去芽丛基部褐化组织以及老叶和黄化叶,剔除变异苗包括玻璃花苗﹑莲座体﹑双叶脉﹑叶片畸形 等,将 1.0 cm 以上的芽苗分成单株进行壮苗培养。 6.2.2.1 壮苗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 25℃ ± 2℃,光照强度 1500 lx,光照时间 12 h/d~14 h/d。 6.3 生根 6.3.1 生根培养 进一步剔除变异苗包括玻璃花苗﹑莲座体﹑双叶脉﹑叶片畸形等以及细弱苗。筛选生长健壮、长势 一致的无根苗进行生根培养。 3 DB34/T 2093—2014 用于生根培养的芽苗一般茎段长度为 1.5 cm 左右,叶长 2.5 cm 左右。 具体方法为:去除褐化组织及老化、黄化的叶片,以及褐化组织,叶基部如有与茎段脱离的苞叶, 则将该苞叶去除干净。 操作过程中严禁伤到需保留的叶片。 6.3.2 生根培养条件 培养温度为 25℃ ± 2℃,光照强度 1500 lx,光照时间 8 h/d。 7 组培苗分级 根据叶片颜色深绿、浅绿、叶片张开幅度等,结合苗高,生产中可将蝴蝶兰组培种苗分为小苗、中 苗、大苗和等外级即不合格苗,通常小苗苗高 2.5 cm~3 cm,中苗苗高 3 cm~4 cm,大苗苗高 4 cm 以上,2.5 cm 以下的为等外级苗。 8 炼苗与移栽 8.1 炼苗 当组培种苗苗高 2.5 cm~4 cm,具有 3 片~4 片叶和 2 条~3 条根时,便可移栽。为了保证其 成活率,常在瓶苗出瓶以前,先在炼苗大棚内把培养瓶盖全部打开或半打开,打开时间为培养基不发霉 为止。一般为 7 d 左右。 8.2 出瓶 经炼苗后,用镊子将组培苗从培养基中取出,放在托盘中,洗掉基部培养基和枯叶,在大棚内或温 室中栽植于苔鲜中。 环境的昼夜温度分别是 25℃~29℃和 22℃~24℃。相对湿度保持在 80%~90%;移栽初期 20 d 内光照强度控制在 2000 lx~3000 lx,45 d 后光照强度控制在 6000 lx~8000 lx,90 d 后光照强度 控制在 10000 lx~20000 lx,小苗出瓶 5 d 后可开始喷施叶面肥,可喷施兰花专用叶面肥,每 5 d 喷 施一次,20 d 后施第一次肥料,施用肥料 N:P:K=20:20:20,浓度为 3000 倍~4000 倍灌根,施肥 次数为每隔 10 d~15 d 一次。 9 出圃 9.1 小苗出圃 组培苗出瓶后,栽种在直径 4 cm 的塑料透明营养袋中,经过 4 个~5 个月,小苗长至两叶距 10 cm~15 cm,叶宽 4 cm~5 cm,叶数 4 片~5 片,叶子肥厚,叶片坚挺,叶色浓绿,叶片间已开始互 相遮挡;根系较密集,有些盘旋于盆底,并有部分已长出盆外,此时为小苗俗称 1.5 寸苗可出圃。 9.2 中苗出圃 小苗经换盆,栽种在直径 6.5 cm 的塑料透明营养袋中,约 6 个~7 个月,长至两叶距 16 cm~ 22 cm,叶宽 4 cm~6 cm,叶片数 4 片~6 片,叶片肥厚,挺立,叶色浓绿,叶片开始互相遮挡。 盆中根系已达盆底,有部分根已长出盆外,此时为中苗俗称 2.5 寸苗可出圃。 4 DB34/T 2093—2014 9.3 大苗出圃 中苗经换盆,栽种在直径 9 cm 的塑料透明营养袋中,经过 4 个~5 个月,两叶距 28 cm~35 cm, 叶宽 8 cm~10 cm,叶数 4 片~6 片,叶色浓绿,叶片肥厚挺立,单轴茎较饱满。 盆中根系已基本饱满,根系粗壮有活力,此时为大苗俗称 3.5 寸苗可出圃。 10 包装、标识、运输 10.1 小苗包装 用 92.5 cm × 31.5 cm × 12 cm 开孔纸盒作内包装,用 95 cm × 32.5 cm × 65 cm 开孔纸箱作 外包装,每盒 150 株。每箱 5 盒共 750 株。包装方法可将小苗竖直摆放并让叶片按对角线排列于纸 盒中,一盆挨一盆摆放,最后在上面盖上一层软纸后封箱。 10.2 中苗包装 用 92.

pdf文档 DB34-T 2093-20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2093-20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2093-20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2093-2014 蝴蝶兰组培苗快繁技术规程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25 06:58:20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