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收录各省市地方标准 提供单次或批量下载
ICS 03.080.99 A 12 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T 3504—2019 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volunteer service of community 文稿版次选择 2019 - 12 - 25 发布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1 - 25 实施 发 布 DB34/T 3504—2019 前 言 本标准按照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民政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合肥市包河区民政局、合肥市包河区滨湖世纪社区服务中心、合肥斯坦德尔德标 准化管理有限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贺冉冉、陈凯、龚莲娜、袁霞、丁林峰、刘璐、束道文、陈莹莹。 I DB34/T 3504—2019 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社区志愿服务的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准备、确定项目、招募、实施等内容。 本标准适用于社区志愿服务管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0647.1 社区服务指南 第1部分:总则 3 术语和定义 GB/T 20647.1 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志愿服务 voluntary service 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其他组织自愿、无偿向社会或者他人提供的公益服务。 3.2 志愿者 volunteer 以自己的时间、知识、技能、体力等从事志愿服务的自然人。 3.3 志愿服务组织 voluntary organization 依法成立,以开展志愿服务为宗旨的非营利性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可以采取社会团体、社会服务机 构、基金会等组织形式。 3.4 社区志愿服务 volunteer service of community 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者利用自身的时间、技能等资源,在社区为居民和社区慈善事业、公益事业提 供帮助或服务的行为。 4 基本要求 1 DB34/T 3504—2019 4.1 党建引领 坚持社区党组织主导,推行党建引领、多方参与、社会协同的模式。 4.2 以需求为导向 走访、询问、调查社区的志愿服务需求,通过发布信息,招募志愿者等方式资源嫁接,提供服务。 4.3 培训与服务并重 由社区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通过集中辅导,座谈交流,案例分析等方式,对志愿者进行相关 知识和技能培训。 5 准备 5.1 开展项目调研 社区应开展项目调研,包括与政府主管部门关系、与社会和服务对象关系、优势和独特性、服务内 容与服务形式的创新性等。 5.2 采集需求信息 社区应采集需求信息,包括救济型服务需求、互助型服务需求、公共服务型服务需求、公民参与型 服务需求等。 5.3 确定服务对象 社区对采集到的服务需求进行分析,初步确定服务对象,登记志愿服务需求申请人信息,对志愿服 务需求申请人信息进行核实登记,经审核确认后确认为服务对象,应与服务对象确认服务时间、服务内 容等基本情况,必要时应签订服务协议。 5.4 明确服务供给 社区应明确包括不限于:志愿者的工作时长、体力以及数量配置,志愿者的知识、专业、社会背景 等因素,志愿者工作内容的普适性、岗位的稳定性和服务供给的大众化,志愿活动所带来的社会影响力、 可持续性和可推广性等品牌或示范效应。 5.5 确立评价体系 社区应确定服务对象的范围和数量,衡量活动的社会影响力,判断活动的可持续性和影响力,评估 与服务对象需求的关联性。 5.6 评估实施环境 社区应评估实施环境条件是否适应自然条件变化需要,是否满足不同服务对象的需要,是否满足公 共安全的需要。 6 确定项目 6.1 2 项目设定 DB34/T 3504—2019 社区的志愿服务项目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社区的实际需求来设定,包括不限于: a) 爱心帮扶志愿服务; b) 卫生保健志愿服务; c) 心理疏导志愿服务; d) 法律援助志愿服务; e) 科技推广志愿服务; f) 应急救援志愿服务; g) 治安防范志愿服务; h) 公共文明引导志愿服务; i) 群众文化志愿服务; j) 环境保护志愿服务; k) 大型社会公益活动志愿服务; l) 其它根据社区实际需要开展的志愿服务。 6.2 制定计划 社区应制定志愿服务计划或方案,包括不限于: a) 活动内容、目的意义; b) 活动时间、地点; c) 活动参与人员(包括组织者、志愿者、服务对象等); d) 志愿者工作机制,包括明确各相关责任方、设立志愿者部门、建立工作协调机制等; e) 志愿者的责任与目标; f) 进度安排; g) 活动记录和宣传的策划; h) 保障条件,包括但不限于自然条件、经费来源、宣传推广等; i) 风险与安全因素。 6.3 项目审核 社区应围绕以下内容对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计划进行审核,包括不限于: a) 是否不以营利为目的; b) 是否具有志愿服务行为; c) 是否体现利他精神和良好社会效果; d) 是否具有活动的主动性和相对的持续力。 6.4 落实保障 6.4.1 社区应为志愿者提供保障,包括不限于: a) 参与活动的基本保障,如场所、设施、设备等; b) 完成志愿服务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培训; c) 志愿服务识别体系,如标识牌、服装、绶带等; d) 安全保障机制,包括: 1) 有效的沟通途径与方式; 2) 与服务相关的环境安全和措施; 3) 编制志愿服务安全应急预案; 4) 明确责任与保险。 3 DB34/T 3504—2019 6.4.2 社区应拓宽渠道,整合不同资源,包括不限于: a) 整合社区内的企业、机关、学校、医院等单位的资源,发挥和挖掘各单位的行业优势,汇集成 社区强大的志愿服务力量; b) 宜引进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等社会组织,通过示范、发展、引领,带动社区志愿服务 活动开展。 7 招募 7.1 信息发布 社区应通过口头通报、纸质动态更新、电台、网站、社交媒体、计算机系统、短信、移动客户端等 方式,公布志愿者招募热线或志愿服务项目,接受志愿者或志愿服务组织的报名。 7.2 招募方式 7.2.1 志愿者招募可通过定向招募和非定向招募两种方式开展。 7.2.2 定向招募时,被推荐的志愿者可来自于:与社区工作建立有长期合作关系的志愿服务组织、志 愿者,可信赖的固定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 7.2.3 非定向招募时可来自于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招募时应明确以下信息:招募渠道,以及向潜 在志愿者发布需求信息的频率;志愿者所需提供的任务类型、资源、性质与执行时间;志愿者注册登记 的程序和要求;志愿者应具备知识和技能要求。 7.3 选拔录用 7.3.1 被选拔录用的志愿者宜在志愿服务公共平台注册登记。 7.3.2 社区应根据社区活动特点对志愿者进行选拔,选拔时应包括不限于: a) 优先考虑有社区服务经验的志愿者; b) 考核志愿者基本道德素养和基本素养; c) 评估志愿者的经验、基本技能与预期任务的匹配性; d) 审核已具有社区服务专业技能的志愿者的专业和社会背景。 7.3.3 选拔可采取面试、笔试、情景模拟等方式。 7.3.4 对满足录用要求的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社区应根据情况宜与其签订书面协议,协议内容包 括不限于: a) 志愿服务的内容; b) 志愿服务时间; c) 志愿服务地点; d) 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e) 风险保障措施; f) 协议的变更和解除; g) 法律责任及争议解决方式等事项。 7.4 志愿者培训 7.4.1 社区应根据志愿者服务的内容与要求,定期制订培训计划。 7.4.2 培训内容应包括不限于: a) 志愿者应遵循的基本要求和道德规范; 4 DB34/T 3504—2019 与志愿者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和标准; c) 社区志愿服务的基本情况,如举办地区情况、服务组织和分工情况、举办场所等; d) 工作区域及周边环境情况。 7.4.3 培训方式应包括但不限于: a) 知识讲座; b) 现场示范; c) 远程培训; d) 参观学习。 7.4.4 社区宜开展培训效果评价,包括培训项目的设计和实施效果、培训方法的多样性和有效性、培 训对象和服务对象满意度等。 b) 7.5 其它 志愿服务组织应参照本章规定开展信息发布、志愿者招募、培训工作。 8 8.1 实施 检查 8.1.1 根据志愿服务计划或方案,确认核实志愿者的工作任务和工作流程。 8.1.2 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必需的资源保障,并确认资源满足社区志愿服务需要。 8.1.3 为社区志愿服务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和措施,如在易发生危险的区域或设施设备设置警示标志、 采取防护设施、加强安全监测或巡视等。 8.1.4 社区志愿服务现场布置应与社区内容相协调,主题鲜明。 8.1.5 社区志愿服务现场应设置明显的志愿服务识别标识。 8.1.6 志愿者提供服务时: a) 按志愿服务识别要求统一着装,佩带或放置志愿服务证、卡; b) 行为礼仪规范,文明礼貌,用语规范; c) 使用服务对象易懂的语言,语气语调符合服务对象接受服务的特点; d) 对老、幼、残、孕等人员提供帮助或特殊服务。 8.1.7 提醒服务现场各相关方言论及行为: a) 对不文明行为进行提醒、教育、纠正; b) 对发生以下情形时应及时制止: 1) 具有危险性的或恶意的相关行为活动; 2) 因生理、心理状况异常不适合进行相关活动的。 8.2 督查 8.2.1 社区应建立志愿服务质量管理制度和相关流程,识别、分析对志愿服务质量有重要影响的关键 过程、并加以控制。 8.2.2 社区应建立与质量管理相适应的督查制度,监测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的专业服务能力、工作 表现和服务质量,识别其持续教育培训和持续改进的需求。 8.3 评价 5 DB34/T 3504—2019 8.3.1 社区应建立志愿服务绩效评价体系,包括志愿服务绩效评价和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的绩效评 价。 8.3.2 社区宜对社区志愿服务过程及其结果进行文字和/或影(音)像记录,记录应真实、全面、及时、 准确。 8.4 处置 8.4.1 成效展示 对社区志愿服务过程及其结果宜通过网络、新媒体、志愿服务平台、展览等形式进行展示。 8.4.2 服务激励 8.4.2.1 8.4.2.2 a) b) c) d) 8.4.3 社区应制定志愿服务激励方案或制度,明确激励对象、条件及实现程序和要求。 志愿服务激励内容包括: 志愿服务证明应准确、规范,清晰反映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实际情况; 宣传报道应贯穿志愿服务全过程,及时有

pdf文档 DB34-T 3504-2019 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安徽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1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1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DB34-T 3504-2019 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安徽省 第 1 页 DB34-T 3504-2019 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安徽省 第 2 页 DB34-T 3504-2019 社区志愿服务规范 安徽省 第 3 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59:42上传分享
站内资源均来自网友分享或网络收集整理,若无意中侵犯到您的权利,敬请联系我们微信(点击查看客服),我们将及时删除相关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