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20 B 05 DB1507 呼 伦 贝 尔 市 地 方 标 准 DB1507/T 36—2020 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生产技术规程 Technical regulations for cost-saving and efficiency-increasing production of potato in dry farming 2020-05-12 发布 呼伦贝尔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08-12 实施 发 布 DB1507/T 36—2020 前 言 本标准依据GB/T 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呼伦贝尔市农牧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呼伦贝尔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魏晓军、王丽君、郭建靖、李金龙、王国志、焦玉光、张连云、廉博、王炜、 孙洪波、任珂、李莉。 I DB1507/T 36—2020 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生产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生产的术语和定义、播前准备、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 去杂去劣、杀秧、收获和贮藏。 本标准适用于呼伦贝尔市马铃薯旱作节本增效技术生产。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8321 (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 GB 18133-2012 马铃薯种薯 GB/T 29378-2012 马铃薯脱毒种薯生产技术规程 NY/T 496-2010 肥料合理使用准则 通则 NY/T 1276 农药安全使用规范 总则 NY/T 2383 马铃薯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 DB15/T 949-2016 绿肥饲草作物与粮油作物间作轮作技术规程 3 术语和定义 GB 18133-2012、GB/T 29378-2012、NY/T 496-2010、DB15/T 949-2016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 适用于本文件。为了便于使用,以下重复列出了GB 18133-2012、GB/T 29378-2012、NY/T 496-2010、 DB15/T 949-2016的某些术语和定义。 3.1 轮作 crop rotation 在同一块田地上有顺序地在季节间或年间轮换种植不同的作物或复种组合的种植方式,是用地养地 相结合的一种生物学措施。 [DB15/T 949-2016,定义3.3]。 3.2 马铃薯种薯 seed potatoes 符合本标准规定的相应质量要求的原原种、原种、一级种和二级种。 [GB 18133-2012,定义3.1]。 1 DB1507/T 36—2020 3.3 种薯处理 treatment of seed potato 播前对种薯的催芽、晾晒、筛选、切块和药剂拌种等农事和化学处理措施的总称。 3.4 表土作业 surface soil operating 对表层土壤进行除草、减少残茬覆盖、镇压、碎土、平整地表、起垄的一种作业。 3.5 测土配方施肥 soil testing and formulated fertilization 以肥料田间试验和土壤测试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与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 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品种、数量、施肥时期和施肥方法。 [NY/T 496-2010,定义3.15]。 3.6 杀秧 vine killing 用化学药剂或机械杀死马铃薯地上秧蔓的方法。 [GB/T 29378-2012,定义3.8]。 4 播前准备 4.1 轮作选茬 4.1.1 轮作 地块应三年以上进行轮作。 4.1.2 选茬 首选豆茬、玉米茬,油菜、小麦、谷子、杂粮茬也可,不应重茬。 4.2 选地 坡度应在六度至十五度,土壤疏松肥沃,土壤酸碱度(pH)6.0~7.8,易于排灌的耕地。 4.3 地下病虫害防治 前茬收获后应及时深翻,并选择适合的药剂翻入土中防治土传病及地下害虫。 4.4 深翻 需要翻耕的地块,在前茬作物收获后进行,耕翻深度为 30 cm~40 cm,夏翻晒垡后或秋翻后及时 整地,应做到翻、耙、压,连续进行。 2 DB1507/T 36—2020 4.5 施底肥 2 2 结合翻耕,667 m 施入有机肥2000 kg~2500 kg或成品有机肥150 kg、尿素5 kg/667 m 或微生物菌 肥。 4.6 翻耕 前茬作物收获后深翻,耕翻深度深度30 cm~40 cm,翻后及时整地,翻、耙、压连续进行。 4.7 选用良种 马铃薯种薯符合GB 18133-2012的规定。种薯田用种原原种,原种,商品薯田用种一级、二级良种。 选择适合本地区的优质品种,兴佳二号、荷兰七号、克新一号、大西洋等。 4.8 精选种薯 脱毒种薯在播前15 d~20 d出窖进行严格选种,选择具有原品种特征、薯块完整、无病虫害、无冻 伤、薯皮光滑、色泽鲜艳的薯块,剔除烂薯,淘汰尖头、有裂痕、芽眼突出、畸形薯、皮色暗淡的薯块。 4.9 种薯处理 4.9.1 晒种催芽 将精选好的种薯摊放在温暖向阳的室内,温度保持在15 ℃左右,每隔3 d~5 d翻动一次,一般10 d 左右即可萌芽,再严格精选一次。催芽过程中应防止低温冻伤及高温引起母薯黑心。 4.9.2 种薯切块 种薯切块时应注意: a) 20 g~30 g 种薯不切块,30 g 以上种薯进行切块,每块要有两个至三个芽眼; b) 切刀使用 5 %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消毒,每隔 15 min~20 min 换一把刀,轮换使用; c) 切块时遇病、烂薯应将其剔除,同时更换切刀。 4.9.3 拌种 2 切块种薯每667 m 使用甲基托布津100 g加3 %中生菌素50 g或春雷霉素,或使用专用拌种剂拌种, 拌种要均匀,拌完后进行摊晾。 4.10 施肥 4.10.1 测土配方肥 肥料使用应符合NY/T 496-2010的相关规定。测土配方施肥按土壤地力条件合理使用,种肥随播种 一同进行。 4.10.2 缓释肥 2 缓释肥随播种一同进行,667 m 施用48 %有效含量(N:P2O5:K2O=18:14:16)的马铃薯缓释肥50 kg 或尿素8.0 kg加磷酸二铵17.5 kg+硫酸钾18.2 kg。 5 播种 3 DB1507/T 36—2020 5.1 播种时期 四月下旬至五月中旬,10 cm土温稳定通过5 ℃~7 ℃时即可播种,播种、施肥、覆土、镇压应在 短时间内完成。 5.2 播种深度 根据土质和土壤墒情来确定,在干旱和土质疏松的地块播深为 9 cm~12 cm;在潮湿和粘重土壤播 深为 6 cm~8 cm,播种后及时进行表土作业。 5.3 播种密度 5.3.1 小垄栽培 2 早熟品种、作种薯生产的,宜65 cm行距小垄栽培,667 m 保苗应在5000 株~5500 株;作商品薯 2 生产的,667 m 保苗4000 株~4500 株。 5.3.2 大垄栽培 2 中晚熟品种宜80 cm行距大垄栽培,株距为10 cm~15 cm,作种薯生产的667 m 保苗5300 株~5500 2 株;作商品薯生产的667 m 保苗3800 株~4200 株。 6 田间管理 6.1 中耕、培土 生育期应进行培土: a) 苗(芽)离土面 5 cm 或出苗率 10 %以前,用中耕机开始第一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 2 cm~4 cm, 将杂草全部覆盖; b) 苗后 10 d~15 d,苗高约 10 cm,进行第二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 3 cm~5 cm; c) 马铃薯现蕾期进行第三次中耕培土,培土厚度 6 cm~10 cm。 6.2 化学灭草 6.2.1 封闭灭草 2 在幼苗尚未出土时,667 m 使用二甲戊灵100 ml~150 ml或异丙甲草胺130 ml加70 %嗪草酮25 g进 行灭草。 6.2.2 苗后灭草 2 苗后再生杂草,在杂草两叶期至四叶期,667 m 用23.2 %砜•喹•嗪草酮20 g进行灭草。 7 病虫害防治 7.1 防治原则 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防治病虫害,提倡使用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用量,农药使用应符合GB/T 8321、NY/T 1276的规定,防治方法应符合NY/T 2383的规定。 4 DB1507/T 36—2020 7.2 病虫害防治方法 7.2.1 早、晚疫病 使用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 7.2.2 环腐病、黑胫病 中生菌素加叶枯唑喷雾。 7.2.3 枯萎病 5 %苯醚甲环唑加3 %中生菌素加2 %春雷霉素灌根。 7.2.4 蚜虫、斑潜蝇 吡虫啉可湿性粉剂或噻虫嗪水分散粒剂或啶虫脒乳油喷雾。 7.2.5 二十八星瓢虫、芫菁 氯氰菊酯乳油喷雾。 8 杀秧 收获前7 d~10 d进行杀秧。 9 收获 使用配套机械和配套动力拖拉机,选择晴好天气,在收获过程中应避免块茎受冻、雨淋和损伤,机 械损伤。 5
DB1507-T38-2020 马铃薯喷灌水肥一体化生产技术规程 呼伦贝尔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9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9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58:05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