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 65.020.40 B 62 云 南 省 地 方 标 准 DB53/T 975—2020 绿化苗木 尖叶木樨榄培育技术规程 2020 - 04 - 26 发布 云南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0 - 07 - 26 实施 发 布 DB53/T 975-2020 前 言 本标准按照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云南省林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YNTC02)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云南吉成园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云南省林业科学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伟、张学星、傅迎春、周筑、陈海云、白平、李红、邵金平、施莹、王云川、 陈昱畅、李学刚、陈伟、王石华、赵顺平、段仕学。 I DB53/T 975-2020 绿化苗木 尖叶木樨榄培育技术规程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尖叶木樨榄(Olea cuspidata Wall)苗木培育的圃地选择、实生苗培育、扦插苗培 育、地被苗培育、球状苗培育、苗木出圃等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尖叶木樨榄苗木的培育。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DB53/ 062 主要造林树种苗木 DB53/T 249 林木育苗技术规程 DB53/T 458 绿化苗木质量分级 3 圃地选择 3.1 气候条件 年平均气温14℃~22℃,≥10℃年活动积温4 500℃~6 300℃,年降雨量700 ㎜~1 200 ㎜,年平 均相对湿度≥60%。 3.2 地块选择 宜选择交通便利、地形平缓、背风向阳的地块,要求水源充足、地下水位≥0.8 m、排灌条件良好, 土层深厚、土壤pH值5.5~7.5,壤土。 4 实生苗培育 4.1 种子采集与处理 4.1.1 选择生长健壮、无病虫害的植株作为采种母树,9 月下旬至 11 月中旬,待核果变紫色 后采摘。 4.1.2 果实堆沤 3 d~4 d,去果肉漂洗干净,种子晾干,层积沙藏或冷藏。 4.1.3 沙藏种子用 0.1%~0.3%高锰酸钾液浸种消毒 0.5 h~1 h,清水洗净,与 2 倍~3 倍 体积河沙拌匀。河沙湿度以手捏成团,松手散开为宜。堆放阴凉处,厚度约 20 cm。4 d~7 d 翻动一次,捡出霉烂种子,洒水保湿。 4.1.4 冷藏温度控制 1 ℃~5 ℃。 4.2 整地作床 1 DB53/T 975-2020 圃地耙平压实。按河沙:腐殖土体积比为7:3配制床土,做成宽100 cm~120 cm、高15 cm~20 cm 的育苗床。床间设40 cm宽步道,床外侧设排水沟。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1.5%甲醛溶液浇透,塑料 薄膜覆盖密闭消毒7 d掀开,散去药味后播种。 4.3 播种 4.3.1 时间 宜春播,沙藏种子有四分之一至三分之一露白方可播种,冷藏种子用0.5%高锰酸钾溶液浸泡0.5 h~ 1 h,冲洗干净直接播种。 4.3.2 方法 2 2 撒播或条播。播种量以0.1 kg/m ~0.15 kg/m 为宜。播后覆盖1.0 cm~1.5 cm细沙,再盖稻草或松 针,浇透水,搭建塑料薄膜拱棚并覆盖75%遮阳网。 4.4 苗床管理, 保持苗床湿润。幼苗出土高2 cm~3 cm,喷洒800倍~1000倍多菌灵溶液;揭膜,更换50%遮阳网 炼苗。 5 扦插苗培育 5.1 作床 床宽120 cm~130 cm,床高15 cm~20 cm,长度随地形而定,床间设宽40 cm步道,床外侧设排水 沟,棚上盖薄膜和75%~90%遮阳网。 5.2 基质 腐殖土:珍珠岩或草炭:珍珠岩按体积比为8:2或7:3配制基质。用0.5%高锰酸钾溶液或1.5%甲醛溶 液浇透,覆盖塑料薄膜密闭一周后掀开,药味散去后使用。 5.3 5.3.1 插条 采集 选择健壮、无病虫害母树的半木质化嫩枝;采穗前1 d~2 d,对采穗母树浇透水;宜上午10时前或 下午5时后采枝,随采随插。 5.3.2 处理 按插条长度4 cm~5 ㎝,保留2~4个芽,叶片保留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剪口平滑;速蘸浓度为1000 mg/kg萘乙酸或吲哚丁酸。 5.4 扦插时间和方法 5.4.1 棚内扦插一年四季都可进行,以 3~4 月,9 月~11 月为宜。 5.4.2 插穗间隔(4 cm~5 cm)×(4 cm~5 cm),扦插深度为 1.5 cm~2 cm。扦插后浇透 水,喷 600~800 倍多菌灵溶液。 5.5 2 扦插苗管理 DB53/T 975-2020 5.5.1 扦插后 30 d 内,保持棚内相对湿度宜≥90%,遮光率 75%~90%,温度<35℃。 5.5.2 保持基质湿润,及时清除病株, 每 7 d~10 d 喷 600~800 倍多菌灵溶液。 5.6 炼苗 当插穗50%以上发叶后,逐步揭去棚内的薄膜和遮阳网,炼苗20 d~30 d后移植。 6 地被苗培育 6.1 基质 壤土:腐熟农家肥或壤土:腐殖土按体积比为8:2或7:3配制基质。用1.5%甲醛溶液浇透,覆盖塑料 薄膜密闭一周后掀开,药味散去装入(10 cm~15 cm)×(10 cm~15 cm)规格容器。 6.2 移植 6.2.1 实生苗移植 移苗前一天苗床和基质浇透水,起苗时剪去幼苗主根长的四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栽入容器后浇透水, 用50%遮阳网搭建荫棚。 6.2.2 扦插苗移植 移苗前一天苗床和基质浇透水;栽入容器后浇透水,用50%遮阳网搭建荫棚。 6.3 肥水管理 移植30 d后,每隔20 d喷施水溶性复合肥4~5次,N:P:K为2:1:2,浓度为0.5%; 每年追施尿素1~ 2次,用量10 g/㎡~15g/㎡;及时除去杂草,保持土壤湿润。 6.4 整形修剪 苗高15 cm~20 cm时摘除顶芽,并对侧枝进行修剪,留枝长度约15 cm~20㎝。 7 球状苗培育 7.1 容器苗 7.1.1 育苗基质 按6.1要求。 7.1.2 容器 宜选用(30 cm~50 cm)×(30 cm~50 cm)的容器,容器间距为(30 cm~120 cm)×(30 cm~ 120 cm)。按苗床式样整齐摆放,长度随地形而定。 7.1.3 苗木移植 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移植,移植时每容器选择1 a~2 a生地被苗1株~3株,辐射状均匀栽入容器, 保证装填容器内基质均匀一致,容器底部基质充实。 3 DB53/T 975-2020 7.1.4 肥水管理 移植后三个月内每隔15 d喷施水溶性复合肥,N:P:K为2:1:2,浓度为0.5%~1%;定植1年后,分 别在3月和6月每袋施尿素20 g~30 g,8月施复合肥30 g~50 g;定植2年后,分别在每年3月和6月每株 施尿素50 g~100 g,8月施复合肥50 g~100 g。适时除草浇水。 7.1.5 整形修剪 移植后60 d进行造型修剪,每次修剪应按球状成品趋势调整冠幅,保证冠幅匀称,最大与最小冠径 差不超过10 cm。 7.2 地苗 7.2.1 株行距 球状地苗定植密度与株行距见表1。 表1 尖叶木樨榄球状地苗定植密度与株行距 冠径/㎝ 株/667m2 株距 m 行距 m 40~50 2668 0.5 0.5 50~100 296~667 1~1.5 1~1.5 100~150 167~296 1.5~2 1.5~2 >150 以上 密度、株行距根据冠径及培育目标确定 7.2.2 整地 清理圃地、全面深翻 20 ㎝~30 ㎝、挖塘规格为 40 ㎝×40 ㎝×30 ㎝,每塘施复合肥 50 g 和过磷 酸钙 50 g,塘内回入三分之二的表土,放入肥料和土壤拌匀,回满土。 7.2.3 定植 地苗移植宜在春季及秋冬季进行,每塘栽植 1 a~2 a 生地被苗 1 株~3 株,将其辐射状均匀植入 塘内。 7.2.4 肥水管理 按7.1.4要求。 7.2.5 整形修剪 按7.1.5要求。 8 苗木出圃 8.1 8.1.1 4 苗木质量 地被苗 DB53/T 975-2020 合格苗以综合控制指标、蓬径、冠高、分枝数确定,分Ⅰ级、Ⅱ级。在蓬径、冠高、分枝数不在同 一等级时,按较低级别确定该苗木的质量等级。质量分级见表2。 8.1.2 球状苗 合格苗以综合控制指标、蓬径、冠高、分枝数确定,分Ⅰ级、Ⅱ级。综合控制指标要求冠型匀称、 密集,且通过球面空洞的数量、空洞直径及土球直径来控制;在蓬径、冠高、分枝数不在同一等级时, 按较低的级别确定该苗木的质量等级。分级标准见表 2。 表2 尖叶木樨榄苗木质量分级表 苗木等级 苗木种类 地被苗 球状容器苗 球状地苗 8.2 Ⅰ级苗 蓬径㎝> 综合指标 Ⅱ级苗 球面空洞 土球直径㎝ 数量< 直径㎝< > 2~3 2 15 20 40~60 3~4 2 15 30 5 60~80 4~5 2 10 40 100 6 80~100 5~6 2 10 50 40 40 3 30~40 2~3 60 60 4 40~60 3~4 2 15 30 90 90 5 60~90 4~5 2 10 40 120 120 6 90~120 5~6 1 10 50 冠高㎝> 分枝数> 冠高㎝> 分枝数> 10 15 2 10~15 2 15 20 3 15~20 2~3 40 40 3 30~40 60 60 4 80 80 100 30 苗木调查 苗木质量和产量调查按 DB53/T 249 的规定进行,指标检测按 DB53/ 062 和 DB53/T 458 执行。 8.3 苗木断根 苗木出圃前四个月;以苗木冠径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倍,环状将侧根全部切断,切口应平滑整齐, 用生根液处理切口,土球用遮光度 50%左右遮阳网包好后回土填满,浇水保持土壤湿润,4 个月后方可 出圃。 8.4 起苗 8.4.1 起苗应做到随选、随起、随运、随栽。带容器出圃的球状容器苗,用草绳捆扎;地苗应带土球, 土球直径按表 2 要求,用草绳捆扎固定。 8.4.2 容器苗可采用直接堆叠在车厢中运输,堆叠角度成 30 º~45º,按顺序堆叠。堆叠高度≤1.2 m。 8.4.3 带土球的移植苗按等级分堆装运,并分堆标记,注明等级、株数、产地、出圃日期、执行标准 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
DB53-T 975-2020 绿化苗木 尖叶木樨榄培育技术规程 云南省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10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10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2-10-14 08:56:3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