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S65.020.20
CCSB05
4106
鹤壁市地方标准
DB4106/T107—2023
丘陵地区丹参生产技术规程
2023-07-31发布 2023-08-20实施
鹤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布
DB4106/T107—2023
I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本文件由鹤壁市农业农村局提出并归口。
本文件起草单位: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鹤壁淇水鹿苑工贸有限公司、鹤壁市市场监管综
合行政执法支队、浚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淇县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淇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
队、鹤山区农业农村局、周口市淮阳区郑集乡农业农村服务中心、周口市淮阳区农村合作经济经营管理
站。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赵丽妍、张晓娟、李燕、王建宏、高安红、左玉梅、郝晓艳、史玉萍、徐绍文、
李秀春、张晓飞、吕文凤、张辉、张华伟、郭志琴、张瑜轩、姚红芳、王苡然。
DB4106/T107—2023
1丘陵地区丹参生产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丘陵地区丹参的产地环境、选地整地、种植方式、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加
工等。
本文件适用于丘陵地区丹参的生产。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
文件。
GB3095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
丹参
别名紫丹参、红根、大红袍、野苏子根、四方梗(浙江),紫丹根,赤参,活血根。为唇形科鼠尾
草属植物。
4产地环境
选择生态环境良好,无污染源、土壤重金属含量符合要求的丘陵地区。产地的空气质量应符合GB
3095的规定。
5选地整地
选择土质疏松、深厚肥沃、阳光充足、排水良好、富含腐殖质的砂质壤土生茬地为宜。播前每667
m2施入腐熟农家肥1500kg~2000kg或商品有机肥150kg~200kg、复合肥(N:P2O5:K2O=12:18:15)
或相近配方复合肥45kg~50kg,深耕25cm~30cm,粑细整平,除净草根、石块,做高畦。
6种植方式
6.1种子育苗种植
选择无病虫、籽粒饱满、成熟的种子,7月~8月种子成熟采收后立即播种育苗。将种子均匀撒入整
好的土地上,覆一层薄土,稍加镇压后浇水,畦面加盖草,或遮阳网,温度20℃~25℃左右时,10d
左右出苗,出苗后逐渐去掉覆盖物,苗高5cm~10cm可移栽。也可翌年2月~5月移栽,按行株距25cm
DB4106/T107—2023
2×20cm移栽于大田,每667m2移栽8000株~9000株为宜。直播每穴种子5粒~10粒,每667m2播种子1kg。
出苗后及时间苗、定苗或补苗。
6.2分根繁殖种植
选直径1cm左右,粗壮充实,色鲜红而无腐烂迹象的1年生侧根,栽种时随挖随栽。3月~5月将选
好的根条剪成3cm~5cm长的根段,按行株距25cm×20cm挖穴,穴内放1枚~2枚小根段,之后覆土,
每667m2用种根25kg~40kg。
6.3扦插繁殖种植
6月~7月取地上茎,剪成长10cm~15cm小段,下部叶片除去,上部留1/2,按行株距10cm×5cm,
插条斜插入苗床2/3,浇水保湿,遮阴,待根长至3cm时移栽。
7田间管理
7.1中耕除草
间隔30d中耕除草1次,封垄前中耕除草2次~3次。
7.2追肥
2月~3月,施入肥复合肥(N:P2O5:K2O=12:18:15)15kg~20kg和尿素5kg。
7.3摘花除薹
4月中旬~5月中旬,除留种地外,在花薹抽出2cm左右时剪除花薹。
7.4排水
丹参种植密度高,夏季高温多雨季节应及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防止积水烂根,导致减产。
8病虫害防治
8.1病害
8.1.1根腐病
发病初期用10%恶霉灵800倍~1000倍液喷淋病株。
8.1.2根结线虫病
用80%二溴氯丙烷2kg~3kg兑水100kg,在栽种前15d开沟施入土中后覆土。
8.2棉铃虫
现蕾期用50%辛硫磷乳油1500倍喷洒植株。
9收获
丹参以根入药。植株枯萎后,割除地上部,将根挖起,除去泥土、根须,晒干。11月上旬至第二年
萌芽前人工或机械进行收获。
DB4106-T 107-2023 丘陵地区丹参生产技术规程 鹤壁市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4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4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思安 于 2023-08-26 23:39:21上传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