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国家知识产权局
(12)实用新型专利
(10)授权公告 号
(45)授权公告日
(21)申请 号 202222127238.3
(22)申请日 2022.08.13
(73)专利权人 广东恒六智能照明有限公司
地址 529000 广东省江门市江海区云沁路
137号3栋七层
(72)发明人 聂军
(74)专利代理 机构 江门市博盈知识产权代理事
务所(普通 合伙) 44577
专利代理师 何办君
(51)Int.Cl.
F21S 8/00(2006.01)
F21V 7/00(2006.01)
F21V 11/06(2006.01)
F21V 17/10(2006.01)
F21V 19/00(2006.01)F21V 15/01(2006.01)
F21V 29/83(2015.01)
F21V 23/00(2015.01)
F21V 17/12(2006.01)
F21Y 115/10(2016.01)
(54)实用新型名称
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57)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光源安
装在筒状主体的内部空间, 第一反光杯和第二反
光杯均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杯体; 第一反光杯的
小开口端与光源相连; 第一反光杯的大开口端与
第二反光杯的小开口端尺寸相同, 两者接触连
接; 定位件的内圈的直径小于防眩板外径, 并向
内延伸有环形凸台, 防眩板嵌套放置在环形凸台
上; 第二反光杯的小开口端开设有若干卡接块;
定位件的外侧上开设有与卡接块卡位连接的环
形槽。 设置了两个 反光杯来使筒射灯具有较深的
侧壁, 使得遮光角大于45度, 能够起到一定的防
眩效果; 为了加强防眩目的效果, 在第一反光杯
和第二反光杯之间再加设一层防眩板, 可更有效
地避免灯具刺眼, 降低了灯光对眼睛的伤害, 降
低了眩光污染。
权利要求书1页 说明书3页 附图2页
CN 218153815 U
2022.12.27
CN 218153815 U
1.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包括:
筒状主体、 光源、 第一反光杯、 第二反光杯、 防眩板和定位件;
所述光源安装在筒状主体的内部空间, 光源上分布有若干LED灯珠, LED灯珠连接至市
电发光;
所述第一反光杯和第二反光杯均为两端开口 的圆台状杯体;
所述第一反光杯的小开口端与光源相连;
所述第一反光杯的大开口端与第二反光杯的小开口端尺寸相同, 两者接触连接;
所述定位件的内圈的直径小于防眩板外径, 并向内延伸有环形凸台, 防眩板嵌套放置
在环形凸台上;
所述第二反光杯的小开口端开设有 若干卡接块;
所述定位件的外侧上开设有与卡接块 卡位连接的环形槽 。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筒状主体包括壳体和盖体;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 若干散热孔;
所述盖体上开设有 若干线孔和安装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盖体包括顶盖和环形 连接柱, 顶盖设置有向外延伸凸条;
所述壳体与盖体接触的端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
所述环形 连接柱上开设有外 螺纹;
所述凸条的外径与壳体的外径相同, 而环形 连接柱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所述防眩板由若干呈蜂窝状密集 排列的正六边形防眩孔分布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筒状主体内部设置有与其 一体成型的散热部;
所述筒状主体与散热部为铝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还包括灯体压环, 用于与第二反光杯的大开口端连接进而把第二反光杯、 第一反光杯
锁紧在筒状主体的内部空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其特 征在于,
所述灯体压环包括与筒状主体螺纹连接的锁紧部以及抵 接第二反光杯的压紧部;
所述锁紧部向内延伸凸出 形成环形的压紧部 。权 利 要 求 书 1/1 页
2
CN 218153815 U
2一种防眩光筒 射灯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照明灯具的技 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背景技术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们对环境的舒适要求也越来越高。
筒射灯广泛使用于各类场所, 而现有技术中筒射灯的LED灯珠发光后, 透镜出光侧面会有余
光, 其在反光杯上形成镜面反射, 容易产生眩光、 光照不均匀, 对眼睛造成伤害; 而目前防眩
光技术中心, 防眩板的装配复杂且容 易脱落, 因此失去防眩作用, 实现不了防眩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0004]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包括: 筒状主体、 光源、 第一反光杯、 第二反光杯、 防眩板和定
位件; 所述光源安装在筒状主体的内部空间, 光源 上分布有若干LED灯珠, LED灯珠连接至 市
电发光; 所述第一反光杯和第二反光杯均为两端开口的圆台状杯体; 所述第一反光杯的小
开口端与光源相连; 所述第一反光杯的大开口端与第二反光杯的小开口端尺寸相同, 两者
接触连接; 所述定位件的内圈的直径小于防眩板外径, 并向内延伸有环形凸台, 防眩板嵌套
放置在环形凸台上; 所述第二反光杯的小开口端开设有若干卡接块; 所述定位件的外侧上
开设有与卡接块 卡位连接的环形槽 。
[0005]其中, 所述筒状主体包括壳体和盖体; 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若干散热孔; 所述盖体上
开设有若干线孔和安装孔。
[0006]其中, 所述盖体包括顶盖和环形连接柱, 顶盖设置有向外延伸凸条; 所述壳体与盖
体接触的端部内壁上开设有内螺纹; 所述环形连接柱上开设有外螺纹; 所述凸条 的外径与
壳体的外径相同, 而环形 连接柱的外径与壳体的内径相同。
[0007]其中, 所述防眩板由若干呈蜂窝状密集 排列的正六边形防眩孔分布组成。
[0008]其中, 所述筒状主体内部设置有与其一体成型的散热部; 所述筒状主体与散热部
为铝材质。
[0009]其中, 还包括灯体压环, 用于与第二反光杯的大开口端连接进而把第二反光杯、 第
一反光杯锁紧在筒状主体的内部空间。
[0010]其中, 所述灯体压环包括与筒状主体螺纹连接的锁紧部以及抵接第二反光杯的压
紧部; 所述锁紧部向内延伸凸出 形成环形的压紧部 。
[0011]本实用新型 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2]本实用新型设置了两个反光杯来使筒射灯具有较深的侧壁, 使得遮光角大于45
度, 能够起到一定的防眩效果; 为了加强防眩目的效果, 在第一反光杯和 第二反光杯之 间再
加设一层防眩板, 可更有效地避免灯具刺眼, 有效的降低了灯光对眼睛的伤害, 降低了眩光
污染; 其中防眩板的固定是通过定位件托住其边缘以防止其掉落, 而定位件的固定则是通
过与第二反光杯之间的卡接, 连接方便快捷。说 明 书 1/3 页
3
CN 218153815 U
3
专利 一种防眩光筒射灯
文档预览
中文文档
7 页
50 下载
1000 浏览
0 评论
0 收藏
3.0分
温馨提示:本文档共7页,可预览 3 页,如浏览全部内容或当前文档出现乱码,可开通会员下载原始文档
本文档由 SC 于 2024-03-03 11:48:25上传分享